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国庆的露天电影情结

(2013-07-25 15:11:32)
标签:

贺雄雄

手机上网

宣传片

情结

题材

分类: 特别策划

    在黑白电影一统江湖的时代,露天电影是几代人观影的主要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如今城市中影院林立、社区文化日渐多元化,露天电影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日渐遥远的记忆。在本市,却有一个人依然坚持着这种“古老”的放映方式,他便是天津电视台主持人王国庆,他一个人一台放映机,走进社区,挂起银幕,十年如一日地在社区放映露天电影,他不为名利,全因自己的兴趣使然。

王国庆的露天电影情结

    营造融洽社区氛围
   6月28日,记者跟随王国庆来到河北区竟园里小区,为这里的居民放映一场露天电影。刚进小区大门,小区社委会的管理人员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而大门口的一片空地上早就坐满了等待的居民,这其中既有老人也有孩子,也有在附近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一边纳凉,一边等待王国庆的到来。
  因为电影放映机平时都存放在家,每次放映前,王国庆要先开车回家,然后一个人将设备拉来再放映。电影设备塞满了王国庆的车厢,在社区内有人帮忙卸设备,而在家里往车里装时,却往往只有他一个人。说话间,他不时瞅一眼天空,他解释说,在露天放电影跟在影院里放有所不同,露天电影对天气的依赖很大,遇到刮风下雨,观看电影的人时常会走掉一半。所幸的是,当天的天气虽然有一丝阴沉,但并未落雨,反而在连续几天的高温后显得有些凉爽。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电影银幕很快挂在了一堵墙上,四角都用绳子系紧,音响则放置在了人群的正前方。搁置放映机的桌子早被放在了空地前,几个工作人员热情地帮助调试机器,他们之间熟络得如同相识很久一般。王国庆说,自己其实也只在这里放过一次电影而已,这次之所以选中这个社区,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熟门熟路、人员比较熟悉,除此之外也是因为这个小区居民多是军属。
    在准备放映的过程中,社区的居民坐在一块互相聊天。夜色降临,在和工作人员商量后,王国庆最后选择了《南征北战》作为当天的播出影片。老人们坐在一块,一边纳凉一边讨论最初看这部电影的情形。小孩子们则在一旁互相追逐,玩闹取乐,他们虽然对影片的内容兴趣并不大,却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围着人群跑来跑去。坐在旁边的农民工则看得津津有味,他们说平时自己没有什么娱乐方式,能有机会看到电影对他们而言是种享受,而这种黑白电影更能勾起他们过往的美好回忆。王国庆表示,自己放映这种革命传统的电影,影片反映出的那种价值观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给社区营造一种融洽的社区氛围。他表示,现在的物质很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娱乐方式都有,但如果去电影院看,不仅电影票很贵,而且影院不可能放这种黑白电影。露天电影除了给大家提供一种观影的平台外,同时也让社区的居民有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现在消遣方式很多,但社区的居民的关系并没有小时候那么密切,大家基本都躲在家中,很少有认识的机会。我放场电影,大家从家里出来,看场电影,互相认识一下,有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氛围。如果真能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王国庆的露天电影情结

    黑白老电影是最爱
    王国庆自小喜欢看电影,而革命题材的黑白电影更是他的最爱,而喜欢革命题材的电影与他出身军人家庭不无关系。王国庆生长在部队家属院,那时每周末社区都会放映电影,从那时他就对电影很痴迷。“灯一亮,银幕一挂上,大家往那里一坐,聊天或者干别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进入电视台后,同事薄云明成为了王国庆电影的启蒙老师。薄云明曾在部队的放映队工作,常年为部队官兵放电影。在薄云明的影响下,王国庆对电影放映的兴趣日渐增加。1996年,有一个单位处理一台35mm的胶片放映机,获悉消息后,王国庆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掏了些钱将机器买了回来。此后,王国庆就时常将放映机拿出来放映。王国庆坦言,那时的放映跟现在的放映有所不同,自己时常要去租胶片。那时他只有一盘电影胶片,是老黑白电影《地道战》,一来二去,《地道战》的胶片就给看花了。王国庆说,电影胶片是有寿命的,可以说是看一遍少一遍。在买到35mm的电影放映机后,王国庆又到外地收藏了一台16mm的电影放映机,之后他收藏的胶片也多了起来,《卖花姑娘》、《南征北战》、《雷锋》、《鸿雁传书》等先后成了他的收藏。“收藏的基本都是那种老的黑白电影,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看电影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那时没有电视,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老电影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每每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胶片,王国庆恨不得将这些胶片都收藏了,但他坦言那需要很大的资金,自己确实负担不起。他说一部电影胶片最便宜的也得一千元,一部《地道战》电影胶片分四本,全部买下来得一万元。“崔永元在北京自己搞了一个电影博物馆,他存了一百多台机器,一千多部片子,但人家名气大,而且有免费赠送的,我没这实力,只是单纯地喜欢。”之后,王国庆又先后买了一台8.75mm和8mm的电影放映机,再加上之前的两种型号的放映机,王国庆手里就收藏了四台机器,但这时电影胶片就成了让他头疼的问题。如果单纯靠自己买,一是自己没有这么多的资金,二是即使买回来也舍不得放,因为电影胶片放映一次就损耗一次,一般的电影胶片放映30遍后就不能保证质量了,银幕就会变花。为此,王国庆也想了很多办法,他经常去各区县借胶片放映,但是借胶片的过程却麻烦之极,他时常驱车一百公里,借了胶片回来,放映完后又给人家送回去。
  正在王国庆犯难之际,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种数字电影放映机,这种放映机能播放U盘、光盘的电影,看着挺好,王国庆就果断地买了一台回来。在当天的放映中,他使用的就是这台电影放映机,他只要买一套光盘,里边就有近百部经典的黑白电影,长期困扰他的胶片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王国庆的露天电影情结

    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
  在最初的放映中,王国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一开始仅在自己的社区内小范围地放映,并没有去别的社区放映,也没有形成周期性。 “后来放得多了,就形成规律了,‘五四’青年节就放《青春之歌》,‘七一’建党节放《党的生活》,‘八一’建军节放《英雄儿女》,‘十一’国庆节放《喜盈门》,春节放一些喜庆的、老百姓喜欢的影片。”逢年过节的时候,王国庆就有些按耐不住,总觉得该放一场了。
  除了在天津各社区放映外,遇到小区改造,王国庆也会带着机器去为他们放一场。节假日时,他更会载着电影放映机去西青区等打工人员较多的地方,为他们义务放映电影。他说外地的在津打工者平时周末并没有什么娱乐,宿舍也没有电视,只能靠手机上网,他去放一场电影,让打工者在一天的繁重工作之后能够娱乐一下。在年轻的打工者比较多的地方,他也会放映一些时下流行的电影。不过,他表示,自己的兴趣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太老的电影我也不是特别喜欢,我比较喜欢《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雷锋》、《抗美援朝》,平时也放得比较多,《英雄儿女》放得最多,反正都是黑白电影,属于我兴趣范围之内。”王国庆说,自己做这事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是纯粹的业余爱好,家庭的熏陶和生长时代的影响,让他对这种革命题材的电影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尽管现在人们的思想都多元化了,但是他觉得人们在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信仰,这样活得才有意义。生活中,王国庆像个年轻人一样爱玩,既开车也上网玩各种游戏,但他说自己骨子还是传统的,而且他认为这种传统的东西在当今的社会中应该有一个宣传的平台。
  王国庆主持的节目《今日开庭》收视率非常高,他到各个社区放映电影,总能被社区的居民认出来。他们时常围过来向他咨询一些法律问题,王国庆也乐意给他们解答这些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在放电影过程中,我也可以给他们解答一下,因为我也学过法律,给他们稍微讲讲,一是普及法律知识,二是给节目做宣传。”因为“走转改”的缘故,天津电视台也要求记者下基层,作为一名主持人,电影节、电视节王国庆也去,但这种能跟老百姓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却很难得。当天,在放映电影之前,他发放了印有天津卫视《卧虎藏龙》的宣传扇子,同时播放了天津卫视即将播出的电视剧《精忠岳飞》的宣传片。王国庆说,通过放映电影,一是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其二,在放映电影过程中推介天视的热播电视剧,扩大了天津电视台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贺雄雄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