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天津市曲艺团建团60周年团庆开幕式将在中华剧院举行。活动当天,为纪念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曲艺音乐家、曲艺教育家赵学义,现场将举行《赵学义白派京韵大鼓演唱专辑》首发仪式。

赵学义先后师从桑红林、骆玉笙,1961年正式拜白(云鹏)派京韵大鼓大家阎秋霞为师。赵学义在继承“白派京韵”传统神髓的基础上,加强唱腔的音乐性和音乐的塑造性,演唱更加刚柔相济、起伏有度。她精通大量“白派京韵大鼓”传统唱段,同时挖掘、整理并上演了众多失传曲目,与词作者们通力合作,上演了大量新作品,丰富了“白派京韵”的内容。她的代表作《宝玉娶亲》、《哭黛玉》、《凤仪亭》、《哭祖庙》等已经成为了曲艺舞台上的保留节目。
本次集结出版的《赵学义白派京韵大鼓专辑》中选取的节目,既有白派京韵大鼓的传统名段,也有赵学义独有的创演曲目,其中由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创作唱词的京韵大鼓《燕市悲歌》,更成为她留在世上的精美绝唱。“专辑中的《燕市悲歌》(周汝昌作词)、《晴雯恸别》(张剑平作词)和《元春省亲》(张永生作词)三段京韵大鼓是首次出版,这是赵学义留给世人的最后影像资料,录制于2004年底。”赵学义的爱人、著名乐师韩宝利先生深情回忆道,“在此前不久,学义去医院检查患了病,虽然并未告诉她本人病情,但她还是有所察觉,出于相互之间的体谅慰藉,我们之间一直心照不宣。患病期间,她突然开始逐段背诵起唱词,并跟我说,‘《燕市悲歌》、《晴雯恸别》还有《元春省亲》都没有录像,我想近期把这几段录了,你去联系联系。’听完之后我很心疼,也很理解她,因为之前周汝昌先生曾打来电话说,听了《燕市悲歌》的录音非常高兴,希望能早日看到录像。为了不辜负周老先生的嘱托,也为了能够完整地保留下这些她钟爱的唱段,她就想趁着身体还撑得住,赶紧把那些影像录制了。”
韩宝利联系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希望达成此事,文艺频道听说之后大力支持,这三段影像也得以保留下来。赵学义逝世几天后,天津卫视推出纪念她的专题节目并播出《燕市悲歌》的录像,周汝昌先生看到后,还发表了悼念文章“见她的演艺歌声,俱臻上乘,不禁又喜又悲……”韩宝利花了很长时间整理专辑的资料,“影像在我这放了八年,我一直不敢拿出来看。曲艺团建团60周年之际,很多人跟我说,我们没有忘也不能忘记赵学义,把她最后的影像制作成专辑,献给喜爱她、怀念她的知音们吧。”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摘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