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未曾远离排球的世界

标签:
电视报训练方法领奖台学校专业队 |
分类: 津门星空 |
出身体育家庭
尽管吕超的身体条件以及素质都适合当运动员,但吕超的奶奶并不希望她从事运动这一行。“奶奶在世时并不希望家中唯一的女孩也从事运动行业,因为我爸爸妈妈以及哥哥都是运动员,所以她知道运动员的职业伤对人身体的伤害有多大。”尽管如此,传承自父母的运动天赋让吕超自小就喜欢运动,而对排球她更是情有独钟,她喜欢排球打在空中那种轻盈的感觉。
吕超出色的身体条件很快吸引了很多篮球队教练的目光,八一篮球队曾几度上门动员她,甚至给她下了录取通知书。“我父母都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打篮球还是比较有名气的。他们的队友就知道了我,于是希望我能去练篮球。他们跟我父母说,‘听说你们有个女儿,身体条件非常不错,可不可以来练篮球,我们的待遇很好的。’”得知自己女儿能有机会打篮球,吕超父母的喜悦自不待言,然而吕超却表现得没那么积极。那时,她已经开始练习排球了,她说自己那时真的不喜欢篮球,对篮球也提不起兴趣。“逢到有篮球比赛的日子,我父母就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表现得特别激动,我就不然,坐在旁边面无表情,撇着嘴说没意思。”对于篮球比赛毫无兴趣,但面对排球比赛,吕超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基本场场不落地观看。那时正是中国女排创造五连冠的时候,郎平那一批队员正在赛场上挥洒自己的青春,而这也或多或少激励了年少的吕超。
说到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排球,吕超说自己早在七八岁就已经接触到了排球。“小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吕超重复了一遍,继续说道:“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塘沽体校的一个教练跑到我们学校,直接把我叫出去,希望我去练排球。那时我就接触了排球,从此喜欢了排球。”
在塘沽体校练了几年,11岁时,吕超考上了天津市体校,她只身来到了市区。尽管哥哥住在天津,但整日忙于球队的训练,对她很难照顾到。在市体校苦练了四年,年仅十五六岁的吕超随同其他队员一起被选入了专业队。“我们这一批队员身高、素质都不错,当时天津女排队伍不是很完整,等于说我们体校这批队员被一锅端,全部进入了专业队。”
这一段的奋斗历程是艰难而漫长的,那时天津女排还没打出什么成绩,队员生活过得非常艰苦。“现在球队都有很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医疗配置,我们那时什么都没有,比赛或者训练受伤了,哪里疼了都是自己蹲地上揉揉。”在天津女排艰难的前进历程中,当时任天津女排教练的赵雪琪对队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开始时,吕超和其他一些队员一样,对赵雪琪教练的带队理念并不能全部理解。“当时她对我们特别严格,我们看到她头都疼。等到大了以后,回过头再去想,教练那样严格要求我们,真的是对我们好,很多东西都很受用。比如关键时刻和对手的争分,打这些关键分,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即使你技术再好,你的心理素质不行也打不好。”之后,天津女排又经历了王德学、常良才、王宝泉等教练,吕超说她们那一批队员经历比较坎坷,遇到了很多事情,各种的训练方法、各种教练的带队理念她们都知道,到最后她们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队友就是想拿联赛冠军或者是全运会冠军,有的就是想进国家队。最后,我们这些老队员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了,但我们还特别齐心,关系处得特别好。”
2003年与2004年,天津女排两夺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在两个全国联赛冠军中,吕超说夺取第一个冠军是最难的,但也是让她最难忘记的,当时她激动得痛哭流涕。然而在那时,吕超的身体状况就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那一阵我是发着烧打比赛的。我发烧的可怕之处在于,我发烧了但我没感觉,只是出汗特别多、眼睛疼,可是我感觉不到难受,我还想练。”2004年,天津女排成为卫冕冠军,但那个赛季吕超的状态并不是很好,那一年的天津女排自信却很足。“从教练到我们队员都有信心拿这个冠军,感觉好像是我们已经拿过了一次冠军了,到了第二次,这冠军就应该是我们的,拿到了就不想再撒手。”
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当时吕超对模特一窍不通,甚至连高跟鞋都没有穿过,而此时距离比赛正式开始只剩一个月的时间。吕超的朋友便替她找了个专业的老师,她便跟着人家去学,为此她还特意跑去北京买了高跟鞋。“按照我身高比例来说,我的脚并不算大,但天津就是没有我这么大号码的高跟鞋,最后只好跑到北京去买。”模特在台前的华丽多少掩盖了她们在台下的辛酸,才练了一天,吕超就发现这并不比自己练习体育轻松。“我脚后跟都磨烂了,贴了两个创可贴才不透过来。大家几乎都歇了,我还在走台,比我们练习排球还枯燥,练习排球时还有对抗,而这就是一直在走。后来一听到那种节奏的曲子,我都要吐了。”参加模特比赛,吕超纯粹是为了散心,根本没有想到拿奖。宣布奖项的时候,吕超就站在队伍的最后边,因为实在太累了,她踢掉两只高跟鞋,光脚站在地板上,还跟左右的人逗乐。“报的第一个奖项是最佳形象奖,就是那种特殊奖,我想如果能拿这个奖就不错了,结果那个也没我,我就说那没戏了。我还跟他们逗,说晚上去哪里吃呀?结果旁边有个小男生一拉我衣袖,说道‘快!快!叫你呢!’我还没反应过来,他一指我又说道‘你,你,赶紧穿鞋!叫你两遍了!’我光着脚直接就往上跑,后边的男生在后边就喊我,‘穿鞋呀!’我赶紧穿上鞋,又上去了,整个比赛中我都没崴脚,走到领奖台我崴脚了,‘呱唧’一声摔在地上了。”因为获得了此次《时尚中国》精英模特大赛华北赛区冠军,很多公司都想签约吕超,但都被她回绝了。“我不想太深涉足这个行业,毕竟我的年龄和脾气秉性不适合在娱乐圈里发展,我当时的想法还是回到排球行业,或者做一些与排球有关的事情。”
2005年,在天津电视台主持人王喆的邀请下,吕超做起了排球评论员。说到最初当评论员,吕超说自己开始时说得并不好,即使现在也有很多说得不尽如人意。从球员到评论员身份的转变,让吕超明白了比赛和评论之间的区别。“我刚开始说的时候,地方色彩还比较强烈,一心向着天津队,后来才慢慢明白,排球联赛是全国性的,不仅有我们的球迷看,对方的球迷也会看,只说自己队员好说人家队员不好肯定不行,一定要放在对方球员的角度去想,所以到后来我也在一点点改。”对于那些给她提出建议的的声音,吕超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微博上,我希望有人给我提意见,如果我说话措词不好或者言语偏激,你都可以跟我说,我都可以改。当然我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还是力求将比赛说得精彩,让观众懂得每个球的意义。”
最近,吕超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她说这不是自己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而是酝酿了许久的梦想。“大概两三年前就有这想法,这跟家里也有关系,从哥哥2008年因病猝逝后,我就觉得,人活着是为了社会为了自己,等到百年之后,人就是一把灰,但并不是说你对社会就没有帮助了,你留下的眼角膜也许可以让别人重见光明,别人移植了你的眼角膜能看见了,其实也是你在看。”吕超说自己并不愿意宣扬这事,对她而言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说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她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损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