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裘派名家康万生

(2013-03-07 13:54:49)
标签:

电视报

名家

演艺界

女儿

小家伙

分类: 津门星空
    京剧名家康万生的家坐落在本市一户普通的老式居民楼中,老家具、老摆设,简单的陈列透露出屋主人低调朴实的性格。采访前,年近70的康万生特意出来迎接记者,脱下戏袍的他看起来瘦瘦小小,在寒风中眯眼一笑,远远的大嗓门儿一招呼,你就知道是他准没错。
走近裘派名家康万生

舞台上兢兢业业的花脸 
    康万生主工裘派花脸,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京剧院著名铜锤花脸、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代表作有《赤桑镇》《铡美案》《大保国》《锁五龙》《大探二》等。不熟悉康万生的人乍一听他说话会有些迟疑:这位大爷底气真足,嗓门儿这么大,会不会很凶啊?而熟悉他的人提起他来总是哈哈一笑:老康啊有个性,直率,没有那弯弯绕的花花肠子!
    康万生原籍河北省香河县,6岁随父母从吉林来到天津,每天上学路上要经过一家剧社,剧社每逢周末便开锣唱大戏,那叮呤当啷咿咿呀呀的声音就是康万生的学习动力,他总是回家飞快地写完作业,然后跑去那儿听戏。“我打小就喜欢花脸,喜欢听裘盛荣唱段的那个味道,回家跟着留声机学唱。”康万生有个大他8岁的哥哥,也自小酷爱京剧,但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哥哥要早早出来挣钱糊口,唱戏的梦便落到了康万生的身上。“我家里人都不反对我唱戏,所以我就去考了河北区小红花儿童艺术剧院,之后又报考了天津戏校。”
    那时,康万生年仅11岁,身材却没有同龄孩子壮实,看起来瘦瘦小小,而且是当时考生中年龄最小的,戏校只得拖延了一年时间,在他第二年报考的时候才同意将其录入。“我第一次登台是在小红花儿童艺术剧院,因为个子矮,他们就把我抱到箱子上唱。”年纪小小就登台演出,康万生直言自己一点都不紧张,由衷地觉得唱戏真好。
    康万生在戏校呆了5年便赶上文革,一次演唱样板戏《红灯记》,刚开嗓,台下观众就为他高亢的嗓音叫好了。“因为我演的是反面人物,观众却叫好了,就因为这,让我写检查。”戏于是唱不了了,康万生便来到自行车厂做了工人,1978年前后,才几经辗转调入天津京剧三团。那时,传统戏刚恢复不久,看完康万生精湛的表演,有三个老戏迷居然在后台兴奋地心跳加速,最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了,“老伴老拿这事说我唱死了人,其实是那三位戏迷岁数太大了,听戏太激动,抢救的时候晚了一步。”
    说起唱戏要领,康万生挠了挠光头,“这就跟打太极拳一样,要掌握轻重缓急、阴阳顿挫,不能用嗓子唱,要会用气息,上台不能当负担,得懂得放松,这样你的艺术生命才会长久。”在康万生看来,因为有爱好,所以每次登台对他来说都像娱乐,很开心地就唱完了,每一段都用情用心,每一段都是自己的最爱。
    聊起康万生的舞台经历,老伴宋美福感慨地说:“万生从没回过一场戏,凡是答应人家的、票卖出去的,不管自己有什么事都坚持上台,看他那么辛苦,我是真心疼啊!”有一次,康万生高烧一个星期不退,病得脸色铁青,可是提前订好的演出快开始了,于是他晃晃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裹好军大衣,推着自行车出门了。“他以前还有血管性头疼,在台上无论多疼都坚持,有时心里难受,呕吐不止还上台,唱两句到后台吐一会,然后再继续。”康万生如此辛苦、执著,宋美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每回忆起这些过往就哽咽,甚至一度在记者面前落泪。
    说到最愧疚的事,要属每年的正月十五,因为康万生的母亲就是在正月十五去世的,而那年当晚康万生却有演出,票已经卖出去了,从来没回过戏的他忍着剧痛,咬牙如约登台。“俗话说忠孝难两全,在事业上,万生从来没半点含糊。”宋美福告诉记者,康万生还两度在后台休克。那是一个热得出奇的三伏天,碰巧演出的剧场顶棚低矮,空气不流通,被灯泡炙烤着的康万生披着厚重的棉袍在台上运气,“唱完到后台我就晕倒在乒乓球案上了,光张嘴喘气,意识模糊,那么半昏迷地躺了好久,回家给老伴吓坏了。”说起这些,康万生憨憨地笑笑,觉得没什么,演出是工作,敬业是应该的,而老伴宋美福却笑不出来,眼里满是担忧和心疼。
走近裘派名家康万生

    生活中平易热心的老康
  记者刚到康万生家时,他关上隔壁屋的门,“那屋都是猫狗,太吵,咱这边聊。”坐下后,记者便忙不迭地探问究竟。
  原来,隔壁屋满是康万生收留的流浪猫狗,从抱回第一只狗至今,已经三十年了。“最早的那几只死掉了,现在一共有九只猫三条狗,都是看着可怜捡回家的,现在捡不下了,照顾不过来啊!”说起怎么养的第一只狗,康万生有些感慨,“我一次去拜访一个朋友,他说有条狗主人不愿意养了,让我带回去得了。我本以为它回来会吵闹,谁知道这小家伙一声不吭地就跟我回家了,特别懂事,跟我也算有缘,打那儿就越养越爱。”这只狗康万生足足养了16年,狗死时他还着实难过了一阵子。
  平时康万生忙的时候,女儿就去隔壁照顾这些流浪猫狗,给它们做饭、喂粮,偶尔有时间,康万生也会牵着这帮小家伙出来遛弯。“每次看见有流浪的还想捡,这些小生灵看着多可怜啊!”因为喜爱,康万生还特意为这些小家伙录了像,记录下陪伴它们成长的瞬间留作纪念。
  除了爱宠物,生活中的康万生还是个亲切可爱的老人,无论是小区保安还是楼下收废品的大哥,康万生每次见到他们都平易谦和,甚至主动请他们到家里跟他唱唱京剧、聊聊天。
走近裘派名家康万生

    老伴心中独一无二的万生
    康万生和老伴宋美福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在此之前,康万生也交过几个女朋友,但都是一两个星期就散了,“我脾气倔,性子直,不喜欢女孩太有心眼。我不喜欢跟人算计,你也最好别跟我算计。”宋美福嗓门儿大,性格直爽开朗,正好是康万生喜欢的类型,于是,俩人交往一年后结婚了。婚礼在当时着实算气派的了,康家摆了十几桌酒席,给宋美福买了名牌手表和自行车,但婚后这些又全归了康万生,“我也用不上这些,所以他就沾了我的光。”提起甜蜜往事,宋美福玩笑道。
    宋美福自幼也是文艺骨干,酷爱评剧,之前对京剧没半点兴趣,但如今,她却是康万生的好知音,哪句唱错了、哪个调门怎么哼她一清二楚,用康万生的话说“她比我都内行!”
  “有年冬天,我去后台找万生,他正在休息,脱下棉袄跟别人打赌说能拧出一暖壶汗,结果他真当着大家的面,生生从棉袄里拧出两壶汗,而平时我给他每次烫棉袍都是一盆盆的黄汤水。”看到康万生唱戏这么辛苦,宋美福也学着听京剧、爱京剧,希望多出一份力帮助康万生减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宋美福突发脑栓塞入院瘫痪在床,难以自理。
  那段时间,因为宋美福全瘫在床离不开人,康万生便淡出了演艺界,开始全职在家照顾老伴。“这都是互相的,当初年轻时,我演出完每次都是夜里12点多到家,那时进门就能看见炉子上小火煨着汤,老伴每次都等我回家一块吃饭,这份情咱得报啊。”一年多的时间里,爱戏的康万生几乎阔别舞台,懂事的女儿感到了父亲的为难,便辞职回家,全天候照顾母亲,没想到这一辞就是15年。“想起他们对我的付出就难过,耽误了闺女,耽误了万生。”说起卧病在床的日子,宋美福泪眼婆娑,那段时间治疗很紧凑,针灸、汤药不断,为了早日给家人减负,宋美福咬着牙苦练,如今终于能正常行走并做做简单家务了。
  “前些日子,万生还带我去海南玩了一趟,他说我没出去过,就带我去散散心。生病期间,老伴和女儿真是无微不至,从来不让我生气,要不我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快。”宋美福抹了一把眼泪,跟康万生相视一笑,而每每看见老伴落泪,康万生也总是面露关切,“年轻的时候我们本来能要两个孩子的,可是我演出太多,一年中有八个多月在外,老伴要上班,总是一个人抱着闺女去挤公交车,她不易啊!”
  采访结束,康万生抬笔为本报读者签名,一旁的老伴笑话他字写得不好看全因为懒,不爱练书法,“他这人没啥爱好,提笔忘字!”康万生则挠头笑笑,“谁说的,我喜好电器,年轻时还当过舞美,专门倒腾音响呢!”老夫妻一来一往的聊天中既幽默又不失温馨,一如他们多年不变的感情,相互扶搀,彼此依靠,且行且珍惜。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摘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