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广禄:好一个“铜锤”铁骨

(2012-12-27 15:14:03)
标签:

电视报

铁骨

八十年代

给我

唱腔

分类: 津门星空

   铜锤花脸孟广禄是广大戏迷非常熟悉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腕儿”,台上让唱什么唱什么,台下叫合影就合影,怕记者久等,他还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达采访地点先行准备。一诺千金、德艺双馨、和蔼谦恭,是孟广禄给人的初印象,交谈之后,你会发现在他的字典里:激流勇进是处事风格,成就他人是为人之道。

孟广禄:好一个“铜锤”铁骨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孟广禄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本排行第九,但因家境贫穷,没钱给孩子看病,他的三个兄弟夭折,他便成了家里排行第六的小儿子。正因这样窘迫的家境,孟家的孩子很懂事,自幼养成刻苦拼搏的精神,如今个个事业有成。“我家以前没有唱戏的,也奇了怪了,我自小就好这口儿,四岁就开始跟老师学戏。”掌握了几个唱段后,小孟广禄便时常在海河边上跟京剧爱好者们“切磋”,这个天生不怯场又古灵精怪的京剧苗子备受票友欢迎。
      19岁那年,孟广禄来到北京中国戏曲学校,开启了自己的从艺之路。也就在这一年,要强的孟广禄因为刻苦练功把腿给摔折了,膝盖半月板粉碎性骨折。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怕父母担心,孟广禄愣是忍着巨痛没跟家里说,把腿用布一包,照常练功。巨大的病痛并没有阻断孟广禄一心习艺的心思,那段时间,每到晚上伤口就疼得像被针扎,几宿几宿地睡不着是常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艰苦的历练,孟广禄逐渐形成了坚韧耐劳、百折不回的性格。孟广禄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孟广禄从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后便来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主功铜锤花脸。初到剧团的他并未被看好,足足拉了三年幕、扫了三年地、跑了三年龙套。但这看似繁琐的工作,孟广禄却做得用心,怎样拉幕恰到好处、第几场的什么时候上最合适,他都了然于胸,正因有了这样默默的积累,这个有心人才在终于能上场的时候让大家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那段时间里,孟广禄得到了李荣威、夏韵龙等名家的教益,又拜钳韵宏为师,后又向京剧名家李长春学艺,技艺大进,逐步显示了他良好的艺术潜质和发展前景。不仅如此,他还拜了裘盛戎大师的弟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为师,继承了裘派细腻传神、韵味饱满的演唱特色,集洒脱秀密于一体的工架表演,并融会了方荣翔巧俏相连、刚柔相济的演唱特点,每每登台都激情昂扬,让观众听得酣畅淋漓。

孟广禄:好一个“铜锤”铁骨

  ●“催熟的水果搁不住,正视自己的水平,凭本事说话”
      对于唱了成百上千回的段子,孟广禄丝毫不觉得厌倦,在他看来,每个段子都有二度创作的空间,每次出场都是一个全新的亮相,所以即使场次再多,他也总是不知疲惫、精神饱满地倾尽全力,演绎戏中人物悲欢的同时,也释放着自己对京剧的热爱。
      《宰相刘罗锅》中,孟广禄琢磨在道具扇子中间夹根绳子会不会更有喜剧表现效果呢?结果这一妙招使得他饰演的和珅在台上边捻边扯扇子的动作看起来更流畅诙谐,人物性格也更饱满。《盗御马》中,“御马到手精神爽”一句,孟广禄运用裘派演唱技巧,用鼻音唱出“精神爽”时,把速度放慢,把“精”字延长到一拍半,后半拍唱“神”字,改变了原来的一字一板的节奏形式,突出了窦尔墩盗御马得手后洋洋自得的心情。在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中,孟广禄巧妙把握了每场戏的戏核儿,演起来场场拿人,在对曹操的刻画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用袁派的身架结合裘派的唱腔表演出震撼的效果。
  要问孟广禄自己最中意哪部戏,《郑和下西洋》无疑是首选,在这出戏中,孟广禄以花脸的身架塑造了郑和的形象,不挂髯口,完全以动情的演唱征服观众。“历史上的郑和是一个太监,这就要求我在化装上不能带髯口,脸不能描得太黑;在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时,也没有采用传统戏曲人物常用的程式化动作,只靠眼神、身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现出了郑和果敢刚毅却又内心压抑的复杂性格,我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血。”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示自己做人做事的态度,孟广禄选择四个字:无怨无悔。因为每一部戏都是他在用灵魂和人物交流,用智慧和舞台碰撞,用心灵和观众问候。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他主张一切全靠实力说话,“催熟的水果搁不住,我有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人必须正视自己才能进步。”

孟广禄:好一个“铜锤”铁骨

     ●“一个人要善于成就别人,懂得为别人活是幸福的”
      看孟广禄的戏,不光是看其艺,更多的是欣赏那股精气神儿,感受他的品格。“非典”时期,孟广禄不仅主动创作了鼓舞民众斗志的《站起来》和《献给可爱的白衣战士》等参加慰问,还第一个站出来演戏。一次唱完戏后,面对热情不减的戏迷,他顾不得双膝的腿伤,激动地扑通一声跪在台上为观众谢幕。在没有空调的桑拿天里,灯光将他照得几近中暑,即便唱到两腿发抖、脑袋发涨,他依然玩儿命坚持,为保持清醒,不断地猛掐自己的胳膊、大腿,回家把袍子一脱,身上全是一片片被掐破的血迹。
      对于“艺术家”这种称呼,孟广禄觉得是观众太捧自己了,他情愿大家视他为义气的“天津哥们儿”,因为他不仅台上够意思,台下也着实是个热心汉。一年夏天,孟家三口正在马路乘凉,突然碰见有歹徒偷人钱包,狭义的孟广禄二话不说,穿着拖鞋就追了上去;朋友的岳母生病,想吃天津炸糕,孟广禄一早儿就买下开车进京,送到病床前的炸糕还是热乎的;如果有文艺助演、赈灾演出等,孟广禄一准儿推掉高酬商演,全力投入到慰问演出中去为大家助力。除了忙碌的舞台事业,孟广禄另一广为人知的爱好就是养蛐蛐,但玩物不丧志,他看重的正是蛐蛐在搏斗中那股顽强拼搏的精神,用他的话说:“人一定要有骨气,要勤奋,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切不可盲从和随意放弃。”
      凭着多年的勤奋,孟广禄获得许多奖项: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中国京剧之星”、中国京剧梅兰芳金奖、二度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等。
      如今的孟广禄每天都奔波在各大剧院的演出一线,几乎很少能睡足一整晚觉,常常是深夜结束演出,凌晨又要启程,回天津陪家人住一天都算比较奢侈的享受了,但孟广禄自言自己并不累。“因为心是愉悦的,我喜欢这行,我的爱人和儿子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他们给我温暖,观众给我鼓励,我很满足。”谈及自己的成就,孟广禄总是谦虚地一带而过,因为他希望把更多的表现机会留给他人,“人要知进知退,不能凡事光想着自己怎样好,我觉得为别人活是幸福的,善于成就别人,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摘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