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2011-09-22 15:51:27)
标签:

杂谈

     2011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于916日至1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化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继2009年我市首次主办演博会后第二次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演艺交易博览盛会。本届演博会以“展示演艺创作成果,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交流与合作,繁荣发展演艺产业”为宗旨,集中展示了我国演艺产业的最新成果,更加注重展现演艺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密切演艺与旅游、演艺与科技、演艺与金融的结合。本报记者对本次演博会进行了全程采访。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wbr> <wbr>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wbr> <wbr>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参加省市众多

天津成亮点

  本届演博会主展馆设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N2N4展厅,展区面积近15000平方米,展位达到656个。北京、上海、福建、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南等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组团参展,本市30多个专业、业余文艺团体、演出机构、中介机构、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参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全国各省集中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福建省以“闽韵流芳”为主题,重点推介省属院团的优秀剧目,现场推介闽剧、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地方剧种的最新剧目,现场表演的提线木偶戏,以其完整的形象结构、精美的制作水准、独具匠心的雕刻、粉彩工艺,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驻足观看。湖南省张家界的世界首部高山峡谷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通过LED屏幕与8人表演团队的现场演出配合,将天门山的雄奇风光和实景山水演出的恢弘场面带到观众面前,令广大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浙江省生产的最先进的流动舞台车矗立在展厅现场中央,车体集数字调光、扩音系统、电脑字幕、应急发电等多功能装备于一身,精彩的演出在车上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这种先进舞台装备技术的便捷与实用。四川省以“演艺四川”为主题,展示了九寨沟演艺群、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等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演艺项目,独特的藏羌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我市以“精品结硕果、群芳展新姿”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十一个院团近两年来的获奖剧目,展示了天津推动演艺建设的实力和水平,成为了展会的一个突出亮点。滨海新区推出了以“滨海大观楼”为亮点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展示了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最新举措。河西区主打“西岸文化”品牌,展示推介了西岸艺术节、艺术馆、相声会馆、影城等项目。北辰区、西青区也集中展示了具有民俗风情特色的演艺内容,推介优秀项目进行洽谈和交易。参展的本市11家专业文化院团推出的最新优秀剧目精彩纷呈,天津歌舞剧院现场展示了颇具艺术魅力的演出老照片,天津京剧院推出了优秀剧目《华子良》,天津市杂技艺术有限公司重点推介精品杂技音乐剧《海之梦》。本市民营演艺中介机构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充沛活力,成为了演博会的生力军,滚石、华谊东方、华乐、圣音、东楠传媒等代表性演艺企业以视频短片、现场推介等多种形式,对近期及明年所要举办的品牌演艺项目进行了集中推介和宣传,引发了参展客商和观众的浓厚兴趣。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wbr> <wbr>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wbr> <wbr>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市场化的探索和尝试

演艺拍卖圆满收槌

  在演博会中举办演艺产品拍卖,是本届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的一个创新,是促进演艺项目和产品市场化的一次探索和尝试。2009年举办的首届演博会,曾以“中国演艺第一拍”活动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年演博会的拍卖活动更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参拍的拍品在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都较上届实现了较大提升。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wbr> <wbr>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wbr> <wbr>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918日上午,作为演博会重要内容之一的演艺拍卖活动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N4展厅举行。本届演博会的拍卖活动亮点颇多:一是拍品种类丰富,参与竞拍的拍品包括经典剧目如芭蕾舞剧、歌舞剧两个版本的《堂吉诃德》、话剧《雷雨》以及京剧、河北梆子等,还包括一批剧本、道具、服饰以及艺术收藏品;二是名家名品荟萃,一批收藏家和戏迷收藏的戏曲艺术家的画作、墨宝及戏服、乐器等相当引人瞩目,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送给友人的花鸟立轴,梅兰芳、王瑶卿、尚小云联袂所作的扇子《双燕》、《种柳》、《桃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所作的山水镜心;三是文物展拍精品颇多,此次拍卖活动征集到了一批颇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演艺文物精品,如元代朱致远制的“龙吟”款仲尼式古琴、明代仲尼式古琴、杨宝忠先生用过的京胡,以及清末时期的昆曲剧本《还魂记》原稿,民国时期的剧本、海报,建国初期由梅兰芳先生校订的《戏曲服饰大全》,老一辈艺术家手绘的戏曲脸谱等;四是经典剧目冠名权的拍卖,两部经典剧目——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木偶奇遇记》、天津市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型津味话剧《蛐蛐四爷2012》的演出冠名权参与拍卖,这在全国拍卖市场上颇具新意。

  当天拍卖会场内,买家积极踊跃,气氛热烈。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陈三两爬堂》、《太白醉写》、《兰梅记》,天津歌舞剧院的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大型乐舞《异彩流金》,获2010年天津市纪念曹禺诞辰百周年剧本征集优秀剧本奖的小剧场话剧剧本《月亮升起的时候》等精品剧目、剧本顺利成交,文艺院团和演出经纪公司实现双赢。艺术藏品方面,梅兰芳的纸本设色花鸟立轴、张大千早期作品《唐风崔娘人物》、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五言对联》受到了演艺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竞相追捧,3件藏品均以15万元的价格成交。元代朱致远制的“龙吟”款仲尼式古琴的竞拍则掀起了全场高潮,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以1400万元的成交价被买家拍得,创下了本场拍卖会的最高成交记录。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演艺拍卖的成功举办,是培育演艺剧目和剧本交易新途径、搭建演艺流通市场新平台的创新举措,这种探索和尝试,对今后的剧目创作、剧目演出市场的培育,以及演艺藏品收藏市场的拓展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wbr> <wbr>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wbr> <wbr>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代表团参观动漫园

文化建设受瞩目

  在展会期间,参展的文化代表团还参观考察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和天津文化中心建设项目,一睹我市文化产业建设的成就和亮点。

  917日上午,本报记者随来自北京、新疆、福建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参展团代表一行60余人,前往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和天津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参观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是第一个国家级动漫园,也是文化部与天津市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占地1平方公里,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园区规划建设创意编剧策划区、研发与孵化区、综合服务区、高端设备集成和智能衍生品集成基地、高端办公区、动漫人才培育学校及动漫主题公园七大功能区。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代表们参观了国家动漫园建设展览、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摄影棚、动作捕捉室和超级渲染中心,通过现场观看原创动漫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高科技与动漫结合带来的奇妙感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徐锐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动漫产业园区,对全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今年9月初在‘动漫进新疆’活动中,天津很多动漫企业到新疆推广原创动漫,在新疆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受到很多人欢迎,体现了天津与新疆在文化交流上的密切合作。我们也希望以后通过与天津技术资源的合作,实现文化产业上的共赢。”

  结束了动漫产业园区的参观访问之后,代表们又来到了天津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现场,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该项目建设的规划及进程。看到现场繁忙的建设场景和气势磅礴的场馆外观,代表们无不发出赞叹,表示这一项目的建立必定会更好地推动天津文化的迅速发展。福建省人民剧院院长饶文富看到远处屹立的大剧院激动地表示:“天津大剧院让人感到震撼,它的设计很漂亮别致,像个贝壳,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大剧院包含了三座主要剧场——歌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这在全国都非常少见。我们以后会加强与天津的文化交流,也希望福建的话剧有一天能进这个大剧院演出。”

展示演艺创作成果 <wbr> <wbr>繁荣发展演艺产业 <wbr> <wbr>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盛况空前

专家齐聚高层论坛

共谋演艺新发展

  演博会期间还设有两个高层论坛,一个是在天津迎宾馆召开的中国演艺装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另一个是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召开的全国演出市场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座谈会。这两次研讨会不仅使演艺界人员交流了观点和经验,更促使他们相互合作、共谋演艺新发展。

  在中国演艺装备技术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演艺装备业发展、舞台科技创新、演艺科技与文化经济联动研究、演艺科技意象创造、演艺科技对营造和谐生境的研究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演艺装备高新技术正日益成为发展演艺产业、推动舞台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动力。本届博览会的召开,为国内外演艺装备高新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开展强强联合、加快演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对完善学、研、产和演、展、衍的完整演艺产业链条,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演艺科技的结合,构筑我国演艺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制高点,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也召开了全国演出市场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座谈会,座谈会围绕以网络演出融合发展为代表的演出市场发展新趋势进行了集中研讨。会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李雄,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金洪跃等共同为全国13家单位网络演出试点单位进行了授牌。来自试点单位的代表结合各自发展情况做了主题发言,交流了网络演出方面的探索及经验。经过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网络演出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业态,网络与演出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还能拓展演出市场的发展空间,对于演出领域和网络领域的企业是一种双赢格局。在结合发展的方式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原有产品搬上网络,应当针对网络的特点,研究探索新的演出形态,增强娱乐性、互动性,适应网络传播方式。

  有交流才有机遇,有合作才有发展,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正是这样一个全国演艺同行交流的载体、创造合作发展机遇的国家级平台。本届演博会精彩荟萃,演博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产业链更完整、市场化因素更突出,使全国演艺产业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并促使国内相关单位加强合作。随着中国(天津)演博会的日益成熟,演博会作为国家级演艺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必将成为全国演艺产业交流与发展的响亮品牌。

                                   ■本报记者  贺雄雄 李新蕊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