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君 行走在播音主持的世界

(2011-06-02 15:22:33)
标签:

教育

刘君

湖南

汽车时空

天津电视台

娱乐

分类: 封面人物

    虽然和刘君很早就约好了采访的时间,但当天还是因为她忙于观众服务月的活动而未能采访。转天,等到她结束了这一段忙碌的工作后,她才有时间坐下来,慢慢讲述她的故事。在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刘君轻描淡写的叙述中带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刘君 <wbr>行走在播音主持的世界

偶然了解播音主持
  刘君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做主持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学时,学校的升国旗仪式都是由她主持,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校、区里举办的朗诵比赛。刘君说自己小时的性格有点像男孩子,“我特别爱唱歌、跳舞,不会像别的孩子那么害羞,只要别人说‘刘君,来唱个歌吧’,我就会站在人跟前大声地唱,从小就不知道什么叫怯场”。
  虽然一直都喜欢在人前说话,但直到高三,她还不知道有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而知道这个专业则是出于一次偶然。“那时,我比较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当时还是李湘主持,有次端午节放假,我在家看了一期《快乐大本营》。就在那次节目中,我刚好看到湖南大学招收播音主持专业考生的信息。”看完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播音主持专业,她上网查看了有关信息,一看不得了,随着对这个专业的慢慢了解,她发现自己很适合。“我跟我爸妈说了,但他们一开始并不支持我,我爸觉得我有点不务正业,但我姑姑很支持我,她鼓励我去试试。”
  当时,湖南大学在湖南和北京都设立了考点,因为刘君是唐山人,所以她选择了比较近的北京考点去考试。“到了那里真有点傻眼了,我不像人家从初中、高中就一直学艺术,我还是土学生的感觉,感觉见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但我有一点非常好,我从来不怯场,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管了。”
  初试的内容是念一段文章,然后唱唱歌,刘君觉得挺简单,“没去之前,我将考试想得特别难,真的考试了,我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初试结束后,刘君与母亲在北京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去看榜单时,刘君的心里很忐忑。因为导演、表演、播音主持的初试成绩都在一张榜单上,所以看起来特别费劲,“我和我妈一个榜单一个榜单地看,我妈每看完一个榜单就说‘没有’。最后终于看到了我的名字的时候,我高兴得都喊出来了。我妈回过头就冲我说‘走,买衣服去’”。
      初试顺利通过后,刘君对自己更有信心,为了准备复试的唱歌环节,她还特意去附近的音像店买了一盘磁带。“我当时不知道唱哪首歌,我妈说‘你会那么多首歌,随便唱一个不就行了’?但是我还是认真挑选了一下,最后选择了《一千零一个愿望》,歌词我现在还记得——‘明天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旋律先不说,光这歌词就很符合我当时的心情。”她回忆说,复试分为十人一组,每个人抽一个问题,然后即兴回答问题。“其实我平时就挺爱说话,不太害怕这种即兴的回答。虽然我前边的女孩都长得很漂亮,但她们有的回答得并不好,这时我就不紧张了,反而有一种要表现的欲望。”
    虽然复试刘君也顺利地通过了,但是真正录取则要等到高考后,那时学校会按考生的高考成绩依次录取。“高考完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登陆湖南大学的网页,然后输入我的考号,看有没有录取信息,随后的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我记着录取那天,我按钮一点,突然蹦出来一条信息‘恭喜您被录取了’。当时,我愣了几秒钟,有点不相信,然后我又关了重新点开,还是这样!”
    那天晚上,刘君激动得一夜未眠,“我这人从小就没烦心事,还从来没有因为心里有事而睡不着。但是那天我真的就没睡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想我以后要学什么课,我以后是不是就能当主持人了?”

刘君 <wbr>行走在播音主持的世界


从学生到电视人的转变
    大学开学时,刘君带着憧憬来到湖南大学,父母不放心她一个人出远门,陪着她一同来校报到。
    在交学费的时候,刘君知道了自己的宿舍是十个人一间的那种,但进了宿舍门,宿舍的简陋还是出乎刘君的意料,“宿舍中间就一个窄窄的桌子,一人一个小柜子,然后两旁紧紧摆着十张简陋的床。房子又小,家长都进去的话,屋子都站不开。别的家长见了都会抱怨几声,但我爸妈从来不娇惯我,我爸当时就说‘这桌子、床都挺好的嘛!有这么多同学,你也不会寂寞想家’。其实我觉得,一直到现在,自己这种乐观向上的性格,都跟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方式有关,他们从来不娇惯我。”
    刘君说,大一、大二时的自己是纯学生的状态,心里也没有什么杂念,只知道学习,“我当时要考英语四六级,我记得那时恰好是冬季。湖南的冬季寒冷而潮湿,宿舍里也没有暖气,被子感觉都是湿乎乎的。我每天早上起来时舍友还在睡觉,我又不能开灯,只能摸黑洗完脸,然后背着书包去上自习,就这样坚持考完了四六级”。
    直到大三,刘君才真正地去了解电视行业。“我们很多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电视,以后也不想往这方面发展,而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性格很适合做电视。”大三开学不久,刘君就开始在湖南经视新闻中心做记者,“这段经历对我很重要,很多人实习是在一个栏目组跟着导演拍片或跟着老师做后期制作,但我当时是采、编、配音都做,这一套流程都接触了”。
  刘君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她每天都是早上八九点钟去采访,晚上八九点节目播出后开会,下班就已经到了十点钟了,回去后就赶紧去睡觉,因为第二天早上要早起。这样坚持了一年,刘君觉得自己还是不太适合做记者。“我的性格有点大大咧咧,而且老师和同学也都觉得我更适合做综艺型的主持人,所以还是想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电视人定位。”正在这时,刘君无意看到了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招聘主持人的信息。

刘君 <wbr>行走在播音主持的世界


 从《汽车时空》到综艺晚会
  刘君往天津电视台邮递了自己的简历,很快天津电视台通知她来天津面试。“我把这事跟我妈说了,我妈特别支持,因为她一直希望我能回到北方发展。我坐着火车来到了天津,我妈也从唐山坐火车赶了过来。时隔四年,我妈又陪着我踏上了面试的征程。”
  面试时,刘君带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些样片,虽然准备很充足,但刘君说自己其实还是特别紧张。当时天津电视台的领导告诉刘君,《汽车时空》缺少一个主持人,希望她来试镜,看看感觉如何。但是这个栏目的制片人正在国外出差,可能要等一段时间。“后来,这个栏目的制片人高婧老师回来后,我就录了一个试镜。其实也不是一试镜就认定我了,我也经历了一段适应的过程。我觉得干什么都要有一种悟性,脑子要开窍,虽然不行,但是别人一遍一遍给你说完后,你要吸收,然后转化成最适合你的东西。”就这样,刘君开始在天津电视台做《汽车时空》这档节目,当时她还没有毕业,一边忙着主持节目,一边忙着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毕业后,刘君顺利地进入了天津电视台。
    来到天津电视台半年后,经济生活频道和国际频道合并成立了滨海频道,后来刘君又接到了《时尚》节目的主持任务。“这两档节目我从来到台里就一直做到现在。首先感谢台里给我这样一次机会,我觉得也是一种缘分,《汽车时空》刚好缺主持人,我又刚好想转型,两个机缘巧合使我和《汽车时空》走在了一起。有了做《汽车时空》的起步,又让我有机会去主持《时尚》。”
    2008年,天津电视台与香港亚视合作举行亚洲小姐选美比赛,刘君担任了主持人。“当时,我刚来台里不久,我们频道总监让我主持,但我心里确实没谱,因为我做的《汽车时空》、《时尚》都是生活类栏目,现在上这么大的舞台,不仅没有经验,而且又是和香港亚视合作,心里压力可想而知,但我们频道总监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他说‘你的形象、气质各方面都非常适合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我相信你’。总决赛时,电视台的广告客户悉数到齐,台里的所有领导也在台下观看,如果表现不好,真的感觉愧对领导对我的期望。我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因为有了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熟稿,一遍遍舞台上专注的彩排,一趟趟地在全市各大礼服店的苦苦寻觅,一个个与佳丽们沟通交流,刘君主持的这次比赛特别成功,她说:“在晚会结束的那一秒钟,我可以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送来的最诚挚的掌声。我想,也是那次让大家认识了我、肯定了我。之后,我陆续主持了台里的好多晚会。”

刘君 <wbr>行走在播音主持的世界


拍摄红酒纪录片
  2011年,刘君开始拍摄一部红酒纪录片,她说做纪录片是她一直想尝试的。
   “我的工作经历好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刚来台里的时候从《汽车时空》、《时尚》栏目开始做起,当我慢慢学会在镜头前说话的时候又开始去做综艺晚会。其实做综艺晚会一场下来,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即兴发挥运用到了极致,特别过瘾,给我莫大的满足感。现在,我又做专题纪录片,做纪录片是电视人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和锻炼。”
  为了拍摄这个红酒专题片,刘君和同事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一个月的拍摄。“走之前就想这挑战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我们摄像组每个人在走之前对红酒都没什么了解。其次,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要在国外用英语采访那么多嘉宾,我还是有点紧张。”在国外拍摄这个专题片的一个月中,刘君没有休息一天,每一天都去不同的地方,一开车往往就是几十公里。“每天一大早,我比别人至少早起一个小时。因为是我自己化妆,而且不能化得很马虎,纪录片会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不能化得这块白那块黑的。每天晚上我必须把脏衣服洗了,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出来,熨好了然后挂起来,再整理好箱子。吃早饭也就是拿片面包,塞到嘴里就走,几乎天天如此。”
  在拍摄过程中,刘君也遇到很多困难,有次他们在游艇上拍摄,正赶上那天风浪特别大,“我虽然坐在座椅上,但身体根本挨不着座椅,整个人好像在空中悬着,我几乎吐了一路,脸变成了蜡黄加青紫色。到了目的地之后,人还是晕的,但就要开始拍摄了,根本没有时间休息。而且那天的采访对象是我第一次见到,我还要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去面对他”。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对体力的消耗往往是最大的,虽然每天都是处于这样高度紧张的状态,但刘君并没有因此感觉不舒服而影响拍摄,相反每天都是精神百倍,“我觉得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他们从来不娇惯我,让我很早就学会了独立。我觉得娇里娇气的女孩子不适合做主持这个行业”。
  刘君说这个纪录片是从主持人的视角出发的,所以她必须参与其中,包括前期的策划、采访和后期的编辑,其中都包含了自己的创意和思考。现在这个片子还没有拍完,七月份刘君还要赶往宁夏、甘肃去进行拍摄,她说希望这部片子能尽快完成,呈现给观众朋友。“当你融入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享受这个过程”。
  说起这么多年做主持的感悟,刘君说:“我觉得我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现在,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具体规划,只是每次接到任务之后,尽全力、付真心。主持工作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我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时刻准备着,抓住机会永远比等待机会更重要。” 

                       ■本报记者 贺雄雄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