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繁达:把工作当爱人

(2011-05-19 14:51:14)
标签:

孟繁达

新城市

新空间

天津中学生

公共频道

主持人

娱乐

分类: 封面人物

    我的节目是很有意思的:每晚18:18天视8套,公共频道《新城市新空间》。我的名字是很有意思的:以前老有人管我叫吴孟达,现在好了,叫我名字朗朗上口:“啊,凡达。” 我的相貌是很有意思的:眼小、肚大、心眼儿好,新好男人三件宝,尤其是我长了一双毕福剑的眼——闭眼。我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拍拍片儿,说说球儿,写写字儿,聊聊天儿。——孟繁达

 孟繁达:把工作当爱人

当记者是小时候的梦
  孟繁达告诉记者,报纸、电视、广播这些新闻媒体对他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因为家里常年订报,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开始读报了,不仅会把报纸每个版的内容翻来覆去地看好几遍,连作者、责编和记者的名字都特别留意。电视对于孟繁达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他会在爷爷看《东方时空》时凑在旁边跟着看,并且养成了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看《新闻30分》的习惯。那种狂热的状态还让奶奶误以为他是因为不想写作业净顾着看电视了,忍不住责怪他“看电视能当饭吃吗?”孟繁达笑着说:“老人其实就是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看电视能看出什么门道来,不过现在我是真把电视‘当饭吃’了。”
  因为喜欢画画、写字,孟繁达在中学时一直担任着班里的宣传委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刚刚成为高中生的孟繁达做了一份奥运会的立体手抄报,结果校学生会的师兄把他纳入到校报编辑成员中。“那时候做校报的纸跟现在不一样,几乎是纯手工制作。我当时用两张B5纸,通过pagemaker软件将文字编排好,然后再剪出中缝,把B5纸跟中缝粘起来,就这样用9张纸做成了一份4开的报纸,最后再把拼成的报纸放到复印机里用A3纸复印出来,就做成了跟现在市面上卖的一样的报纸了。”孟繁达解释说。随后,这份校报在“中学生校报校刊评比”中被团市委《天津中学生》杂志看上了,孟繁达也成为了天津市中学生通讯社的一名小记者。那时候的孟繁达对主持人这一行业并没有什么了解,他只是单纯地将主持人划入记者行列,怀着对记者工作的憧憬,他为自己定下了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记者的目标。
  成为小记者之后,孟繁达面对的任务就跟在学校里不一样了,他也正式以记者身份外出采访。他记得当时小记者团里有个学长,采访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海霞,后来他考上了广播学院,这让其他小记者羡慕不已,做一个像“前辈”一样优秀的小记者成为了孟繁达努力的目标。2001年,机会降临了,在同学的妈妈的帮助下,孟繁达采访到了悉尼奥运会冠军桑雪,之后写成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发表在《天津中学生》杂志上,“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稿费是180元钱呢,这次采访也成为我小记者生涯中最亮的一笔。”从那之后,孟繁达就开始负责杂志中《星星点灯》板块的采访工作,专门做名人访谈。在做小记者的两年中,孟繁达也因表现出色,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学生记者”、“《天津中学生》百期优秀学生记者”。

孟繁达:把工作当爱人


 从“小记者”成为“真主持”
  当被问到,如何从小记者转换身份成为一名主持人时,孟繁达说,就是因为一句玩笑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2002年底,孟繁达参加了“新苗杯”中学生电视节目主持大赛。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孟繁达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比赛时模仿黄健翔说了段球赛,当时作为评委的天津电台播音员何佳看到他的表现后,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这孩子可以学播音主持,没准以后能成黄健翔。”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孟繁达萌生了做一名主持人的想法,于是在高考那一年,他报考了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在大学里面,孟繁达遇到了非常优秀的专业老师,既有播音主持界的老前辈关山,也有“金话筒”奖获得者何佳,还有中央电台的主播于芳,这让孟繁达在业务学习中受到了更加专业系统的教育。如今,老师还是会经常给孟繁达挑毛病,提建议。关山老师的爱人高琳教授在偶然看到孟繁达主持的节目后,随手拿起报纸在上面记了10条建议,然后给孟繁达打了个电话:“好的地方我就不说了,我就给你挑十个毛病……”正是这些时刻关注自己、帮助自己的老师,使孟繁达在主持工作中迅速成长成熟。
  大学毕业后,孟繁达进入天津电视台工作,任公共频道《新城市 新空间》的节目主持人。《新城市新空间》是一档民生类新闻直播节目,主要从老百姓的视角关注天津区县发展,关注民生大事,关注城镇及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因为节目的内容以区县民生新闻、百姓生活故事为主,所以节目的风格轻松平实、清新幽默。每天18:18,打开天津电视台第8套公共频道,观众就会看到这样的宣传片:“竹板这么一打,吃饭点儿到啦,打开电视听热闹,咱们调到天津8,宗瑶在主持,小孟在白话,二哥颠颠四处跑,节目够哏的……”这段宣传片的创意者,正是孟繁达。
  《新城市新空间》虽然是新闻直播节目,但是它与一般新闻节目语态形式又不一样,观众总能在电视上看到两位主持人随意聊着百姓故事,轻松幽默却又贴近民心。孟繁达对于自己的搭档李宗瑶表示了感激之情:“刚上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是身边有了这么一个搭档又让我镇定下来。李宗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新闻的感知比我深刻,她在说新闻时既生活化又在理,让我学到很多。我们俩因为都不按照新闻稿念,完全属于脱口秀即兴评述的形式,所以配合默契就显得很关键,很多时候都是宗瑶姐在托着我。”
  孟繁达说,自己是那种把工作当爱人的人,工作就是全部,百分之百为它付出,让自己高兴、烦恼的来源都是工作,而在工作中他也享受到了付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2008年,
孟繁达在北京偶然看了北京残奥会盲人柔道的比赛,看到了一个天津姑娘王丽静,她虽然是视障人士,虽然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和教练,虽然在训练中吃尽苦头,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获得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57公斤级冠军,孟繁达被这些感动了。后来,孟繁达得知王丽静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与同为柔道选手、获得多项世界冠军的佟文和她的教练吴卫凤见一面。为了圆王丽静这个梦,孟繁达在参与编导公共频道举办的“分享阳光让爱同行”大型爱心助残慈善活动时,让王丽静在晚会现场圆梦“见”到了崇拜已久的佟文,同时,吴卫凤教练表示将亲自指导王丽静训练,让她享有和佟文一样的训练条件,这温情的一幕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动不已。对此,孟繁达表示,自己尽了力去帮助别人,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这让他既知足又感受到了工作带来的魅力。

孟繁达:把工作当爱人


 亲人的支持是前进的动力
  孟繁达的父亲在去年这个时候去世了,奶奶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孟繁达的母亲曾想过把奶奶接回家再过三口人的日子,但奶奶坚持不给孙子添麻烦,坚持就住在养老院里。因为养老院看不到公共频道,孟繁达最近刚给奶奶换了个条件更好的养老院,可几天之后奶奶觉悟到:“咱们别太张扬,我不能为了看孙子的节目影响别的老人啊,你把节目放在电脑里,我自己坐屋子里看就行了。”孟繁达很诧异一个已经患了小脑萎缩的老人在这时还在考虑别人的感受。今年元宵节,主持人二哥到这家养老院做了一期体验护工的节目,孟繁达事先说可以帮忙联系,但去了不要张扬,多采访别的老人,但编导还是善意地把一个二哥喂孟奶奶吃元宵的画面编进去了,直播中孟繁达含着眼泪串联下了这段节目。
  提到父亲,孟繁达坦言,因为小时候跟父亲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他跟父亲的关系并没有很亲密,尤其又都是男人,很多感情放在心里无法说出口,所以俩人更像一种默默为对方付出的朋友,而自己之所以毕业后坚持留在天津,也是因为非常珍惜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的日子。就在前几天,孟繁达要找一份视频资料,偶然间他打开一个盘包,里面装满了自己以前录制的各种节目,而在每张光盘上面都有一个小纸条注明光盘的内容,有新苗杯比赛、学校电视台节目等等,一个纸条一个纸条地写好……原来父亲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曾把这些没有写名字的光盘全部看了一遍,然后重新写上每张光盘的内容。
  孟繁达说,自己以前总是在父亲面前装成熟,探讨问题时与父亲的关系就像男人对男人的博弈,双方都不会让步。父子俩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电视,父亲喜欢看电视,各种节目都会认真关注,然后告诉儿子自己认为哪个节目好,哪个主持人好、好在哪。虽然有时候双方不能达成共识,但是让孟繁达很骄傲的是,父亲一直为儿子是一名主持人而无比欣慰。
  对于父亲去世这件事,孟繁达感受到了工作团队给予的温暖。“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公共频道和体育频道的领导第一时间赶到我家里慰问。主持人协会的高岚老师和张虹老师陪我母亲坐在一起,安慰她,跟她聊天,他们真的就像是我自己的亲人。一个都市频道的兄弟下了直播就过来帮忙,然后晚上又回去值夜班。他们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不是用一句感谢就能表达的。经历了这些事再回到工作岗位,我觉得与大家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就像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一样,所以心里一直很感谢大家。”
  在“亲人”的关怀下,孟繁达也有了更加义无反顾为工作付出的信念,为此,他也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NBC著名主持人鲍勃科·斯塔斯在得知吉姆·麦凯伊去世的消息后,对于这位‘美国体育电视之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有着一双记者的眼睛,有着文学家的感知能力。当然,他身上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将人文关怀倾注到了工作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