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敬老爱亲 唱响都市文明 “金歌汇”亮点频闪 情动津门
(2010-10-14 16:44:56)
标签:
体育帕瓦罗蒂中老年人合唱团天津广播电视报娱乐 |
分类: 特别策划 |
本次活动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委办公室、市文广局、天津广电集团主办,北方网、市群艺馆、天津永安集团承办,天津市各区县文化馆、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共同协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邢明军,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川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中老年歌唱大赛主要面向全市中老年歌唱爱好者,全市各区县把海选活动与消夏纳凉、文化进社区活动结合起来,构建“和谐天津,文明天津”的城市文化氛围,展示当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传承中华民族尊敬、关爱老年人的文明传统,发挥中老年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这次歌唱大赛自7月30日启动,截止到8月13日报名结束,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全市16个区县共有五千余名市民通过电话、邮箱或到各区县文化馆报名参加海选。参赛的选手涉及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企业家,也有公务员、教师、离退休干部、退伍军人,既有身体健康的老年朋友,也有热爱唱歌的残疾人选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5岁,年龄最大的已90岁高龄。
8月20日,海选活动在全市拉开帷幕,选手们积极投身比赛,用中老年人无与伦比的激情点亮了整个活动。很多选手凭借着出色的创作能力、不俗的演唱功底和动人的生活故事,被人们熟知并深深记住。从“金歌汇”上走出的原创达人“萝卜哥”张士强,创作了歌曲《永不言败》,并唱着天津味十足的《萝卜就热茶》悄然走红网络;出生7个月时就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选手陈金祥不仅歌唱水平了得,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热心公益活动的他为残疾朋友传递出这样一种信念:“不要自我封闭、自怨自艾,要勇敢地走出每一步,只有这样,你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还能够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由离休干部和家属组成的干休所合唱团平均年龄75岁,尽管上台时不少团员甚至需要警卫员搀扶,但是他们的歌声向人们表达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可贵精神面貌。
经过近两个月的区县海选和复赛,最终共有来自12个区县的14支参赛队伍和个人晋级10月13日的决赛中。
决赛赛场上,各位选手都穿上最漂亮的演出服,选择最拿手的歌曲,用最好的状态演出。
来自北辰赛区的李国正以一曲《今夜无人入睡》拉开了决赛的序幕,身着白色西装的他凭借激昂的歌声和字正腔圆的美声唱法,征服了评委和现场观众;被誉为“帕瓦罗蒂大爷”的高福门一上场就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更有人喊出了“帕哥加油”的响亮口号。很多人还记得他前期参加“金歌汇”时的经典打扮——燕尾服和假发,但决赛当天,他却凭借着夺目的光头和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照亮了“金歌汇”决赛的舞台;独唱环节中唯一的女士焦志华的参赛口号是“唱歌让我快乐,我用歌声把快乐传递给大家”,在表演后更发出了“演出结果不重要,夕阳放歌无限好”的心声;来自河西赛区的“银发组合”平均年龄72岁,她们带来的前苏联歌曲《山楂树》让演出现场鸦雀无声,人们静静聆听着那干净、纯洁的歌声。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有谁会想到唱歌的竟然是满头银发、渐入古稀之年的老奶奶们?来自津南赛区的枫叶艺术团“惠苑飞组合”是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别致的服装,婀娜的身姿,满富新意的舞蹈动作,一亮相即引来掌声一片,她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跟年轻人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由八位帅气男士组成的草原情合唱团“八骏组合”,以演唱具有草原特色的歌曲为主,为了完美的演出效果,他们还特意添置了很多蒙古族的服饰,并把对草原的热爱融入到了动听的蒙古族歌曲《欢乐的那达慕》中,欢快的节奏、动听的演唱,使得现场气氛更加活泼热烈。还有“好兄弟组合”以及各合唱团的大合唱表演等等,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比赛中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一些选手在展现演唱水平的同时,还展现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他们把对生活的感悟、对真善美的追求,都倾注到创作和演唱中去,他们的歌声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观众和评委。
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比赛,通过专家评委的现场打分和网络投票折算而成的选手加分,最终,来自武清区的高福门以9.91分的成绩取得独唱类一等奖,和平区的“好兄弟组合”、和平区友谊合唱团分获组合类、合唱类一等奖。
虽然比赛场上有输有赢,但这些中老年选手们对成绩却没那么在乎,他们享受的是重在参与的快乐,是比赛过程中的艰辛转化成的珍贵回忆。
“银发组合”中年龄最大的成员刘英弟已经82岁高龄,对于获得组合类三等奖,她表示能获奖自己就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已经这么大的年龄,不会计较名次,我们唱的是快乐,唱的是健康,越唱思想越年轻。”谈到参加这个活动,老人的脸上顿时笑开了花:“‘金歌汇’这个活动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我们也不会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人,还能上这儿来为大家表演,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眼前这个如此乐观开朗的老人,绽放着孩童般的笑脸,但谁能想到,老人在演出背后的付出:在决赛之前的一个星期,为了给演唱的歌曲增加难度,“银发组合”特意修改了歌词。背歌词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轻而易举,但对于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逐渐衰退的记忆力根本无法支撑她背下那么长的歌词,“当时歌词背完了忘,忘完了背,头天晚上刚背过了,第二天早上就忘了”。为了记住歌词,刘奶奶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床背歌词,天天背,时时背,就这样背了一个星期,终于把歌词记住了,这才有了决赛舞台上四分钟的精彩表演。
获得组合类一等奖的和平赛区“好兄弟组合”也是在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后才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个组合的五个人来自五个不同的单位,因为大家平时的工作都很忙,所以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在一个小破仓库里,他们坚持每周练习两次,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即使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大家依然坚持着,而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多。他们在夺冠后骄傲地告诉记者:“大家能聚在一起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力量。”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作为评委,来到了决赛现场。当主持人要求他对比赛进行点评时,他还不忘幽默”:“点评不敢说,我是相声演员,能参加这个活动,我心里非常高兴和激动。今年我虚岁71,也步入到老年人的队伍中了,感谢主办单位为中老年人搞了一个这么好的活动。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变化,以前两人见面一握手就会说‘祝您发财!’现在不是了,如今一握手大家会说‘祝您身体健康!’刚才我看到‘银发组合’,发现这些老奶奶们中有80多岁的老人,有的还是抗癌英雄,她们拥有最乐观的情绪,我们应该向她们表示敬意。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结结实实地活着,快快乐乐地活着。中老年人都要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越活越年轻!”
天津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李华典在谈到此次活动时,话语中充满了对活动的肯定和对老年人的敬意:“主办单位在重阳节到来之日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中老年朋友搭建这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通过这种形式传递尊老爱幼的传统,值得赞扬。在这个舞台上,老同志的精神状态都非常饱满,对待比赛的态度也极其认真。大家在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合唱团的准备都非常充分和严谨,甚至超过了专业合唱团的要求。另外,很多老年朋友这么大年纪还能唱一些专业演员都不敢挑战的世界经典、难度较大的作品,这很难得。就像那位‘帕瓦罗蒂大爷’,有人问他是不是我的学生,我说我没教过大爷,是大爷教了我,教会了我站在舞台上的那种风范和气势,那种对生活的达观和热爱。”
决赛现场除了选手、嘉宾,还有一群特别惹人注目的群体——拉拉队。来自红桥赛区侨联合唱团的拉拉队由近百名中老年人组成,他们身穿统一的红色服装,手举鼓槌、国旗、彩巾,喊着统一的口号,加油声响彻赛场。拉拉队中腰鼓队队长刘金萍告诉记者,为了给侨联合唱团加油助威,他们特意编奏出用鼓槌敲打的乐曲,欢快、有劲、节奏感强烈的鼓声,加上因为练习而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的加油声,使整个赛场更加充满激情和感动。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永安杯”中老年歌唱大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那停留在耳边的一首首经典老歌,萦绕耳旁的一声声优美旋律,不仅唱出了中老年人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心声,展现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别样风采,更展示了本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展示了天津市民对家乡、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10月16日晚播出“金歌汇”决赛实况,北方网届时将同步在网络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