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相声界近日又添喜事,天津相声名家李文山代师穆祥林,收辽宁省朝阳市相声演员王济忱为徒,李文山同时还收王济忱的搭档于宝春为弟子。本报作为本次拜师收徒仪式的唯一受邀媒体,再次感受到享誉海内外的天津相声艺术正在走出津门,成为一门为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能够拜天津相声名家为师,不仅了却了我的宿愿,同时更是我一生的荣耀。”今年62岁的王济忱为辽宁省朝阳市曲协主席,在早年的演出中,王济忱结识天津相声名家李文山,通过李文山进一步了解了天津相声,对津味相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众多的天津相声名家,并经常到天津观摩学习津味相声,为马三立、郭荣起、苏文茂、常宝霆等天津相声名家的表演艺术所折服。
“我很早就仰慕天津的相声。天津相声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历史韵味,甚至天津的相声观众都非常内行。”王济忱告诉记者,朝阳市早年没有真正的相声表演,更没有专业的相声演员,因此,他不仅虚心学习天津相声,而且把天津相声介绍到了自己的家乡,由此带动了朝阳市的相声艺术发展。当地逐渐拥有了专业的相声演员,相声艺术在当地民间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也正因为如此,王济忱被公认为“把相声引入朝阳第一人”。尽管已经表演了多年相声,但已经62岁的王济忱仍然感到拜师的重要。“通过这次拜师,我可以向更多的天津相声名家学习,使自己增加更广泛学习的机会。现在朝阳市已经有年轻人表示想跟我学习相声,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天津的相声艺术进一步带到家乡,让他们能看到、学到真正的相声。”
相声名家李伯祥在拜师仪式上表示:“天津相声演员喜收新徒,天津相声日益走出津门,这是相声界的一大喜事。”相声名家田立禾也对天津相声演员喜收外地弟子表示非常欣慰:“社会在进步,相声艺术的表演阵地不能丢。如今,天津的相声艺术在朝阳市又开辟了新的阵地,这对相声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本报记者 张久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