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奇女子”高宝英的幸福生活【2010年27期】

(2010-07-20 09:29:31)
标签:

世博会

奇女

残疾人

高宝英

上海

情感

分类: 特别策划

    一个身高不高、体型瘦小,只有两只短小、萎缩的大臂而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在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中的展示震惊了中外游客。看到她能够用双脚熟练、灵巧地穿针刺绣,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而她却谦虚地表示,这没有什么,自己只是在做每一个农村妇女都会的缝缝补补,这番言语让人动容,如此谦卑而又淡然。这个人就是高宝英。
    4月22日,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60分》报道了先天双臂畸形的天津蓟县桑梓镇顾庄子村村民高宝英要去参加世博的事。5月9日至13日上海世博会天津周期间,高宝英凭借一双脚,向观众现场展示了穿衣、洗衣、叠被子、写字、穿针引线、刺十字绣等绝活,令人赞叹。高宝英在世博上收获了什么?如今,从世博会回到天津的她又在忙些什么?带着众多人的关心和疑问,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高宝英的生活。
    上天的“眷顾”
  1954年,高宝英出生在北京,出生时便有先天性残疾,两只胳膊仅发育到肘部,两条腿也长短不齐。因为残疾,高宝英从小备受歧视,但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学会用两只残臂和脚写字、画画,并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另外,高宝英还学会了做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最难得的是,高宝英竟然自学练成了用脚做衣服、刺绣。
  十多岁时,高宝英随妈妈迁回老家顾庄子生活,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刚到村子里,高宝英被嘲笑身体残疾,长大后嫁人成难事,现在高宝英成为村子里有名的巧媳妇,这中间究竟吃过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高宝英生性乐观,她从不把缺少灵活的双手当作命运的劫难,而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是要她把脚当手用,练就令人称叹的“脚功”。虽然失去双臂,但高宝英依然活得简单快乐,也在用脚描绘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热心的高宝英不仅经常用脚给自己的孩子做衣服,甚至连村里别的孩子的衣服她也经常都一并给做了,只要有人找到她帮忙,她就满口应下。“老徐家的媳妇没有胳膊,也能做出漂亮衣服!”渐渐地,高宝英的名声越传越远,直到媒体也开始关注报道高宝英,终于,一颗被埋在黄土下几十年的明珠被发掘了出来。
  随后,高宝英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今年4月份,市残联突然打电话跟她说:“全市要选出6名残疾人技艺高手参加世博会,你是其中之一,赶紧来市里接受集训!”高宝英一听傻了,自己怎么还能去参加世博会啊?去那表演什么?一问,原来是向大家展示如何用脚穿针刺绣。一想到别人的才艺都是书法、绘画等艺术方面的,而自己只会缝缝补补,去了搞不好会丢人,高宝英就想放弃。但是,大家都希望她能去参加世博,亲朋好友也一直鼓励她说:“你别担心,有这么好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这不光是展示你自己,也是给天津的残疾人争光啊!”高宝英一听也是,自己能参加世博会不仅代表自己,也能给村里、县里争光,就高兴地答应了。
  5月6日,高宝英随天津市残联工作人员一起坐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泪洒世博会
  世博会一行让高宝英感触颇多,而最令她感动的,便是游客对她的关心和体贴。很多电视台、报纸都报道了高宝英参加世博会的消息,上海电视台还为她的现场表演拍摄了特写镜头,这让高宝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的游客在看了电视台播出的关于高宝英的报道后,还特意去现场看她表演。
  在世博会展示才艺的那几天,热心的游客经常把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过的高宝英心情很平静,看不出丝毫的紧张。在之前的集训中,她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她心里一直记着蓟县县委书记到家里看望她时特意跟她说的话:“到时候不用紧张,就按平常心对待。”
  在现场,看着大家充满支持和鼓励的眼神,高宝英迅速进入状态,绣十字甚至比平时还快,这一脚针下去了,那一脚“嗖”地就上来了,跟用缝纫机做活一样。看到如此神奇的表演,有的游客目瞪口呆,有的则非常担心地冲她喊:“您慢着点、慢着点拔针,别着急,慢着点!”越绣越起劲儿的高宝英不顾大家的“劝阻”,反而用脚在十字绣上一针一针更迅速来回穿梭着,这时,游客就更担心了:“您再慢着点、慢着点!”有的游客甚至在高宝英用脚把针扎下去以后,不让她再用脚把针拔出来,就害怕她伤到自己,也怕累到她。一位老人看着高宝英的表演,连连举起大拇指说:“孩子!你真棒!”现场很多观众亲眼看到一名残疾人如此精彩的表演,也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高宝英看到大家这么关心、体贴自己,眼泪也忍不住“唰”地流了下来。但是,从小就不习惯当着别人面哭的高宝英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在大家面前哭。高宝英努力控制着不让泪流下来,但是激动的泪水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控制住的,为了不让大家看到自己流泪,她把脸扭到一边,也不敢抹眼泪。
  后来,有很多游客告诉她,他们看到电视上播出的高宝英用脚绣十字绣非常震撼,从她身上,他们看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和自信向上的精神,而她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值得大家学习,这些话让高宝英心里充满了感动。高宝英说,通过这次参加世博会,她深刻体会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而世博会的生命阳光馆也把残疾人与普通人的心连到了一起。
    时刻念感恩
  5月7日,由蓟县妇联等部门组织的第二届“蓟县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揭晓,高宝英等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母亲获此殊荣。颁奖的时候,高宝英已经身在上海世博会,所以没能亲自参加颁奖典礼,她的儿媳妇代她领奖。
  “蓟县十大杰出母亲”是蓟县各级妇女组织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之下层层评选而出的。身残志坚、用双脚创作出精美作品参加世博会的高宝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母亲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精彩的人生。虽然荣获了“十大杰出母亲”的称号,但高宝英表示,自己只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只是在努力做到不为国家添麻烦、不为儿女增负担,用自己的双脚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立人生。说到儿媳妇特别请假去为婆婆领奖,高宝英欣慰地笑了,她说要是没有儿媳妇和家人的支持,也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一直念着家人的高宝英在去上海世博会的几天行程中,总不忘给家人买礼物。从儿子到孙子、从亲戚到朋友,甚至连孙子的老师,高宝英都一一给买了礼物,不到3000块钱的“盘缠”,高宝英全部买了背心、手机链、世博馆模型等礼物回来送人,但是她没给自己买一样东西。
  把感恩记在心里的高宝英给天津市残联、蓟县残联和妇联分别买了中国馆模型作为礼物,感谢他们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爱护。但是,礼物送出去之后大家都不要,说高宝英家里条件不宽裕,礼物心领了就足够了。高宝英笑着告诉记者,买来礼物没想到还送不出去,但是自己的感激之情一定要表达出来。于是,回来之后,她把在上海世博会上现场绣的十字绣作品“家”字绣完,送给了残联。高宝英说,在她心里,这个“家”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残联对于他们残疾人来说,就是可以依赖的“家”。
    “我还是我!”
  从世博回来之后的高宝英又回归了生活的原点,但是,在世博会上的经历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关心,也让她更加感谢社会。
  回到天津后,市里、县里很多领导都到家里来看望她,询问她生活上是否有什么困难。在片警的帮助下,高宝英的家里也装上了电脑。当记者告诉高宝英,她现在成名人了,网上有好多关于她的新闻时,高宝英笑了,说等家里的两个孙子学会上网以后,一定让他们教会自己,到那时候自己也能上网看新闻了。
  高宝英从世博载誉归来后,成了村里的“红人”。刚刚从街上回来的高宝英告诉记者,她现在都不太敢轻易上街了,一到街上,大家都爱拉着她问东问西——“世博会什么样?”“现在你是大名人了吧?”“国家给你什么好处了?”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虚名”和“猜疑”,高宝英淡然处之,她说,自己去参加世博不是为了图什么,而是想作为一个残疾人,能为国家、为世博、为大家做点什么,就算再辛苦、再困难都值。
  现在的高宝英还是以前的那个高宝英,质朴、善良而又闲不住:“我还是我,在家里该干嘛干嘛。”
    美丽的愿望
  高宝英家所在的村庄比较贫困,只有一条坑洼而又漫长的土道连着村庄和远处的乡间公路,平时路就非常难走,每逢雨天更是难以下脚。因此,高宝英也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为家乡修一条干净宽敞的通往外界的路。高宝英想把村子里的人们聚集起来搞服装制作,既能让大家一起致富,也能给村子带来收益,这样就能有钱修路了。
  高宝英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县里对她的这个想法也表示大力支持。县残联希望高宝英能够带动县里的其他残疾人一起工作,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强生活。对于高宝英这个自小在农村长大一心只做农活、对经商一窍不通的妇女来说,服装的制作、销售都是很大的问题,而且她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再加上她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她没有办法把这些事情都扛下来,而需要有人帮她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望。高宝英说:“只要有人给我带路,只要有人支持,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困难,我都会迎难而上,一直往前走下去。”
    记者手记
  通过和高宝英聊天,记者深刻感受到了这位伟大而又平凡的农村妇女乐观、坚强而又热情善良的一面—— 
  刚到世博馆的时候,高宝英发现馆里展示才艺的区域不太大,她就跟一起去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地方不够,就别展示她带去的旗袍了,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能参加世博就足够了。“大家都是代表天津来的,不管是谁,只要能给天津增光,大家都会感觉很幸福。”
  在上海期间,高宝英看到有许多东西需要人看管,于是她就经常主动要求留下来,为大家照看东西,让大家出去尽情参观游览。
  采访中,高宝英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接受过很多记者采访,而一同前往世博的残疾人同伴却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关注,所以她请求记者下次采访时一定要采访其他几位残疾人,让他们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这就是高宝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没有双手,却为自己、为他人托起了一片美丽的天空;没有健壮的双腿,却走出了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