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阳  钟情广播 无悔的选择  【2010年28期】

(2010-07-19 15:28:28)
标签:

电视

关山

天津电台

天津广播电台

孙阳

杂谈

分类: 封面人物

    孙阳说:“话筒前十余年的耕耘让我褪去了青涩,收获了成熟;话筒前十余年的耕耘也让我得到了历练,捧得了荣誉。钟情广播是我无悔的选择,此生我都将驻足在话筒前,把最美的声音献给你——亲爱的听众朋友。”接触孙阳,你会立刻被她健康、朝气、快乐的气质所感染。无论是节目中亲切、大气、知性的主持风格,还是生活中热情、开朗的个性都会让人深深地被她吸引。从担任天津电台节目收听率第一位的《909早新闻》的主播,到策划主持天津广电集团十优节目、天津电台最具影响力节目《公仆走进直播间》,孙阳都以坚定的政治方向、敏锐的新闻视角、过硬的业务素质诠释着她独有的魅力。2007年,孙阳被破格晋升为主任播音员,是天津电台最年轻的拥有副高级职称的主持人。在天津广电集团和天津电台分别举办的“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中,她连续荣获第二、第三、第四届天津市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称号。她执著追梦、不懈追求终于获得2009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让我们走近孙阳,聆听她细述那声音背后的精彩……

孙阳 <wbr> <wbr>钟情广播 <wbr>无悔的选择 <wbr> <wbr>【2010年28期】

  关山先生引领的艺术道路
    记者:听说您是关山老师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啊!
    孙阳:能做关山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自豪的,而对这份幸运与自豪的期待则早在我的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从小酷爱朗诵的我,对收音机里每天准时播出的《小说联播》节目真是听得入了迷。“由关山播讲”的字眼也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总梦想着有一天要是能亲眼见到这位故事讲得这么生动的老师该是多么幸运!如果能进而得到他的亲切指教又该是多么自豪!于是,我就把这个心底的梦想悄悄告诉了父亲,父亲鼓励我平时要多看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打下基础,当有一天真能见到关山老师的时候才不会让他失望。我怀着这个美好的梦想一直默默地努力着、等待着……
     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心底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时候是在1994年。那一年我正读高中二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从一位好友那里得知关山老师当时在天津广播局研究室负责理论研究工作,并记下了关山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如获至宝的我没有犹豫,马上把电话打到了关山老师的办公室,电话那端传来了一个很有磁性的声音——-没错,正是我崇拜已久的关山老师!他的声音听起来比在节目中显得更亲切、更和蔼。我激动得张口结舌、语无伦次,不知该说什么好,在一旁的父亲急忙推推愣怔在那儿的我。我这才稍微稳定下来,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在哪上学、自己多么崇拜他、多么热爱朗诵、多么渴望得到他的指教等等。真没想到关山老师当即很痛快地答应可以和我见面、听听我的朗诵。
    记得和关山老师见面的那天正当酷暑。由于是在暑假期间时间从容,我早早就来到了广播局办好进门手续,只等着约定的时间一到便登门求教。当时,关山老师的办公地点就在现在《天津广播电视报》的办公楼,我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门口。门敞着,只见有两位老师正伏案工作,我就轻声问“请问哪位是关山老师?”然后关山老师微微抬起头来。啊!我终于见到了人们心目中大名鼎鼎的关山——他人很瘦、目光深邃、衣着朴素,十分深沉。使我更没想到的是,关山老师竟是那样地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在认真听完我的现场朗诵后,老师耐心地帮我分析作品、直率地指出我在吐字发声、以情带声、以情运气方面的不足,还语重心长地说:“朗诵可以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朗诵要注重真实情感的表露,既不能平铺直叙也不能矫揉造作。”他还不厌其烦地给我一遍遍示范,不过是一篇几百字的散文诗,老师却给我辅导了四十多分钟,使我这个对朗诵一知半解的懵懂少年获得了最深刻的启迪。那时的我和老师素不相识,只不过是一个热爱朗诵的普通中学生,真没想到热爱艺术的关山老师竟能对我这样真诚相待、毫无保留地不吝赐教。当时他赠送我的“学而后知不足” 的题词一直激励我的求学之路。这就是我和老师永生难忘的第一次见面。
  记者:然后你上大学就选择了主持人作为专业?
  孙阳:是的。那时的我怀着对艺术语言的无限向往,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我的播音主持之路也从此开始起航。
    扬帆起航 收获成长 历练人生
   记者:大学毕业后你就进入电台工作吗?
    孙阳:是的。1998年我大学毕业,顺利地走上了天津电台的播音岗位。
    记者:凡是听过你播音的人,都会被你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所吸引,你这样的好声音是天生的还是经过训练的?
    孙阳:说实话,我已经干了十几年的广播,按说应该有一种疲惫感,可其实,我越来越热爱自己从事的广播事业。光拥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要能做到“先声夺人”必须要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思考、融入及与节目的贴合为基础。
    记者:听说你除了始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还经常深入生活,热心公益事业?
    孙阳:其实,说到这些,我还要感谢天津电台,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爱心的团队,给了我接触社会,历练人生的机会。
    2007年春节刚过,我随天津电台“百名记者在基层”小分队,赴黑龙江萝北采访天津老垦荒队员。采访归途,我们遭遇了当地50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采访车因风大雪狂、路途颠簸陷在了雪坑里。我们采访小分队成员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8、9级的狂风,手刨脚蹬除去轮胎前后的积雪,大家最终齐心协力将车子推出了积雪地段,化险为夷。
   2008年6月,我再赴甘肃岷县援助西部的孩子,与当地贫困儿童建立了“一帮一”的结对帮扶,并圆满完成天津广播在岷县落地开播的直播任务。同年10月,我又跟随天津电台援建地震重灾区陕西宁强、略阳小分队奔赴两县,参与援建当地广播工作,并与两县同行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在地震灾区辛勤工作让我的心灵也得到很大的震动。
    记者:听说你曾经获过许多大奖?
   孙阳:其实,这也是深入生活的结果。近年来,我曾多次奔赴甘肃贫困地区渭源县采访,深入天津援甘教师生活,与他们同吃、同住,这样的经历也为我播音艺术创作积累了充分的生活体验和感情基础,26岁那年,我的播音作品、反映西部孩子艰难求学的新闻专题《西部孩子的眼睛》曾经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面对领导的认可、师长的鼓励、同事们的祝贺,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进取的方向。
    2009年,我所主持的《公仆走进直播间》荣获天津广电集团“十优”节目、天津电台“最具影响力节目”称号,而我本人也荣膺2009年的“金话筒”,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其实,手捧金灿灿的奖杯时,我虽然脸上在笑,其实眼泪在往外涌。手中的奖杯是我在申报该奖项的第四个年头获得的,一路走来,我始终在不断审视自我的过程中进步,每每遇到挫折,我都会去寻找发力奔跑的起点。金话筒的一页已经成为过去,我将从更高的起点上出发,人生在不断的归零中进步。我将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通过广播,通过对话,与听众共同成长。
   厚积薄发 完美转型
    记者:你除了做主持人,也同时没有停滞自己进步的脚步?
    孙阳: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是富于挑战的,它让我不敢懈怠、不知疲倦,但我坚信,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是睿智的、美丽的、充实的。近年来,我开始实践向采、编、播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的转型。
    我曾参与策划主持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在新闻广播领导的支持扶助下,我对节目大胆进行创新,有效实现了节目内容由重在现场解决问题,向“政府服务、舆论监督、权威发布、百姓建言”的深度拓展,不但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而且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认可,节目收听率始终稳定在全台前列。
  记者:你觉得广播赋予你最多的是什么?
   孙阳:是快乐。时光飞逝,12年的光阴已经滑过指隙。一路走来,我感受到最多的便是快乐。选择广播,我无疑是幸运的。在这个合作的集体中,我体味到同事的友情,感受到听众的温情,同时更历练了自我,提升了自我。都说主持人是听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我愿无悔地架起这座桥,用我的真心、诚心换取听众的舒心和顺心。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