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坍塌的建筑物中自救  逃生支招

(2014-05-08 21:22:20)
标签:

建筑

塌陷

逃生

方法

杂谈

http://p5.qhimg.com/t016ad0764814434e18.jpg?size=440x326 逃生支招" />

如何在坍塌的建筑物中自救

1、要非常小心移动身体,以防更大的残骸砸到自己身上,这时候,冷静尤为重要;

2、要护住口鼻以防粉尘污染;

3、如果身边刚好有水管、煤气管道,那么,敲响这些管道,救援人员会更容易发现你。

4、假使被困地与地面接近,等到救援人员通过时大声呼救。

总之,如果被困,一定要意志坚定,相信自己可以得救

http://p2.qhimg.com/t01f34607f0c2c4fb22.jpg?size=400x248 逃生支招" />

逃生的诀窍:

1、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物倒塌时,躲在像桌子,汽车等物体下面的人们会被压死。

2、猫、狗和婴儿的身体一般会自然的弯曲成胎儿的姿势你也应该如此, 这是一种自然的求生本能。这样,你可以在一个更小的空间中生存下来。体积大的物体不容易被压垮,因此它的周围会留下较大的空隙, 靠近这些物体。

3、木制的建筑物是最安全的。木头有弹性,木制的建筑物倒塌会产生大的生存空间,而且它们的密度低,倒塌重量也就小。砖制建筑物倒塌时会散落成零碎的砖块,这往往会造成很多伤害,但是却不会像混凝土建筑那样压碎人的身体。

4、如果坍塌发生时你正躺在床上,只要滚到床下就可以了,因为床的周围会存在安全的生存空间。

5、如果坍塌发生时,你无法从门或窗户中逃脱,那么在靠近沙发或大椅子的地方躺下并 将身体弯曲成胎儿的姿势。

http://p4.qhimg.com/t014afe553a4a29e32a.png?size=337x372 逃生支招" />

6、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物倒塌时,躲在门下面的人们都会遇难。为什么呢?如果你站在门的下面,当门的旁柱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落下的屋顶压倒;如果旁柱向侧面倒下的话, 你会被砍伤,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必死无疑。

7、千万不要靠近楼梯。楼梯有不同的频率 (它们悬挂在建筑物主体)。楼梯和建筑物的主体互相碰撞,直到楼梯倒塌。走到楼梯上的人会被掉落的楼梯阶严重砍伤。即使建筑物不倒 塌,也不要靠近楼梯,因为它们是建筑物中最易毁坏的部分。

8、可能的话,要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外墙的外面。待在建筑物的外面比在里面要好。 你在屋里距离建筑物的外围越远,你逃脱路线被堵住的可能性就越大。

9、当位于高层的公路倒塌时,下面的汽车中的人们会被压到。旧金山地震的遇难者都是在汽车中被压死的。那些死去的人,本可以存活下来,如果他们能够从汽车中出来,坐在或躺在靠近他们汽车的地方。除了被柱子直接砸在上面的汽车外,其他的汽车周围都有3英尺高的生存空间。

10、当在报社或者是其它存在很多纸张的办公室中爬行时,纸是不会被挤压变形的。所以在纸堆周围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在倒塌的建筑物中,你可以利用纸堆来保护自己不被压伤。

http://p2.qhimg.com/t012c6fa8fe46f9b6bc.jpg?size=400x356 逃生支招" />

建筑坍塌事故特点:

1、建筑火灾坍塌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强、人员逃生难。

建筑坍塌受建筑结构、建筑质量、火灾荷载、自然条件、火灾等因素影响,建(构)筑物倒塌事故随时可能发生,且事故前兆很不明显,允许人员逃生的时间极短,待人们察觉时,倒塌事故往往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后坍塌的案例不多,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从实际经验分析,从发生火灾到坍塌的时间长短不一。相似的建筑,有的在熊熊大火中燃烧几十小时没有发生坍塌,有的仅几小时就发生了坍塌。因此,救援过程中指挥员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撤离现场。

http://p8.qhimg.com/t01ff710ce900de6e16.jpg?size=500x375 逃生支招" />

2、易引发次生灾害

突发性建(构)筑物倒塌事故,可能造成建筑内部燃气、供电等设施毁坏,导致火灾的发生;尤其是化工装置等构筑物倒塌事故,极易形成连锁反应有毒气(液)体泄漏、爆炸等事故,导致灾害的扩大。

http://p6.qhimg.com/t01c1afcb6d01c68428.jpg?size=300x450 逃生支招" />

3、社会影响大

建(构)物毁灭性倒塌事故发生后,人员伤亡重,社会负面影响极大。美国“9.11”事件,震惊了世界,湖南衡阳“11.3”事故,其惨痛教训至今仍令人痛心。

http://p2.qhimg.com/dmfd/645_430_/t017bd5bb74d835abbb.jpg?size=1268x845 逃生支招" />

4、救援难度大

建筑物倒塌,往往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并发生次灾害,根据灾情所需,救援投入的力量较多,不仅涉及到消防部队,还涉及到公安、医疗救援以及水、电、燃气、交通等部门;由于被埋压待救的被困人员较多,受装备限制,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势必减弱,灾后救助往往是长时间连续作战。

http://p5.qhimg.com/t016adbbdb7f70be6a6.jpg?size=600x398 逃生支招" />

一、建筑物坍塌事故分类

(一)建筑物整体坍塌

1、1995年12月8日中午12时40分,座落在某省某市庐山路与翠湖路转角处的市棉麻公司一座即将交付使用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综合大楼,突然坍塌,化成一片废墟,造成17人死亡,5人重伤,5人轻伤。

2、1997年3月25日,某省莆田新光电子有限公司一座员工宿舍楼坍塌,造成110名职工伤亡,其中31人死亡。

3、1997年7月12日上午,某省常山县城南开发区第51幢五层住宅楼突然中部塌落,两侧向中部倾倒,造成36人死亡。

http://p8.qhimg.com/t01fac15a26f3b6578b.jpg?size=349x220 逃生支招" />

(二)基础施工中,毗邻建筑无保护措施,造成毗邻建筑坍塌

1、1998年5月7日凌晨4时许,某省某市一座5层楼的II类保护建筑物部分坍塌,原因是邻近一工地基础施工所致。

2、2002年7月5日9时许,某市的审计局办公楼西侧墙被邻近一工地土方施工中挖塌,造成4间办公室被毁,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http://p1.qhimg.com/t01dd6083f48d617327.jpg?size=300x225 逃生支招" />

(三)楼板塌落事故

1、1998年8月11日,某省一公司在办公楼做防水施工,由于楼板上料过多,大大超出荷载力,造成楼板断裂坍落,将在楼下作业的二名女工砸死。

2、1999年8月2日2时40分,由某省林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迎宾小区7#楼工地6楼预制板塌落,砸穿5、4、3层预制板,将住在2楼的6名农工砸伤,其中1人重伤。

http://p3.qhimg.com/t01eea683f819d03701.jpg?size=400x300 逃生支招" />

二、建筑物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发生建筑物坍塌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事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工程质量低劣的“豆腐渣”工程,是导致建筑物坍塌的直接原因,而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又是不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使用劣质材料,不按程序施工所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成了空洞的口号。

http://p6.qhimg.com/t01f02d4d879d55bc3a.jpg?size=300x275 逃生支招" />

(二)建筑市场管理严重失控

建筑市场管理严重失控的主要表现:如有的设计部门无资质越级设计;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投招标规定,暗箱操作;有的施工企业层层非法转包,使不具备施工资格的农村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给施工安全和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造成建筑业的坍塌事故。

http://p4.qhimg.com/t01d0283d9ab7afccc1.jpg?size=300x151 逃生支招" />

(三)安全和质量责任制不落实

实践证明,大量的坍塌事故不是由于技术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工作的严重不负责造成的。一句话,就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不按《建筑法》的规定落实各自的责任制。

http://p1.qhimg.com/t01568208c83dbbfc3c.jpg?size=500x333 逃生支招" />

(四)安全意识淡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被市场经济效益所取代,急功近利,拜金主义侵蚀安全领域,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领导,把安全与效益对立起来,重进度,轻安全,尤其是在土方施工中不注意保护毗邻建筑物,致使毗邻建筑物塌方、开裂、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巨大损失。

http://p8.qhimg.com/t01d2433d91dd56f1e3.jpg?size=312x220 逃生支招" />

(五)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

有的地区安全和质量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个别地区甚至没有成立安全和质量管理部门。对违法违纪行为执法不严,也是造成建筑物坍塌的重要原因。

http://p9.qhimg.com/dmfd/645_430_/t01ea032a50b6b50b2b.jpg?size=650x433 逃生支招" />

三、建筑物坍塌事故的预防

(一)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加强质量管理,依法惩治腐败,维护社会稳定

工程质量,人命关天,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改革、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形市场秩序,依法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建筑领域腐败,维护社会稳定。

http://p2.qhimg.com/t013873a2e5e926ec12.jpg?size=300x204 逃生支招" />

(二)认真贯彻《建筑法》,落实建筑工程管理条例责任制

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必须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履行《建筑法》、《质量条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关键是工程操作过程中要靠制度、公开、透明、监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管是谁出了质量事故,就追究谁的法律责任。

http://p2.qhimg.com/t01a655de445b875a0b.jpg?size=300x218 逃生支招" />

(三)加强领导,严格执法

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把工程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强化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即从工程立项、可行性论证、设计审查、施工监督、质量评定、竣工验收重要环节。

http://p5.qhimg.com/dmfd/645_429_/t0119d5cfcf867f26bb.jpg?size=680x452 逃生支招" />

(四)编制防止建筑物坍塌的施工方案

1、各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建设部“重申防止坍塌事故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防止坍塌事故的紧急通知”精神,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经甲乙方及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2、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http://p8.qhimg.com/t019795996697d44860.jpg?size=293x220 逃生支招" />

①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要按土质的类别,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对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②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③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④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⑤杜绝“三违”现象。

3、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尤其是楼板上集中荷载不要超过设计要求。

http://p8.qhimg.com/t0177ead7c63d1768b5.jpg?size=300x209 逃生支招" />

四、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为提高抗御建筑施工特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各施工企业都应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必须由企业法人和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分别担任公司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加强对各类特大事故的应急工作的领导,选派骨干力量分别担任通讯组、抢救组、交通治安组、救治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的组长。并备齐救援物资,如车辆、吊车、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送风仪器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http://p3.qhimg.com/t010a35b914c341acf3.jpg?size=387x220 逃生支招" />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6、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http://p6.qhimg.com/t01723bb1fa1cb46345.jpg?size=400x300 逃生支招" />

(360新闻综合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中国经济网稿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