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学定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2015-10-18 08:46:10)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文

“以学定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上,“以学定教”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原则。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关 键 词: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    关注发展

        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生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关键是教师要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中来。

以学定教,就是要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核心任务来抓。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就应当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学法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不懈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例题等基本知识中的句号变成问号,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的课堂状态。用有思维容量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用问题解决重点、难点。

       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提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不?为什么不同?它们是不同物质的原因是什么?比较氧气、氢气、实验室制法,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仪器装置与哪些因素有关?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且不需加热,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氢气的装置可以相同吗?为什么?收集装置为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这些问题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原因等等这一节问题就解决了。

       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重视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充分依靠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漠视学困生的存在和进步。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看到他们的优势和优点,寻找每一位学生闪光点,多角度观察、接纳学生,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教学中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分层教学,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位名人曾说过:“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有很多已经遗忘记,但在学习中形成的品质却终身受用。”学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求知,才是他的一生中取之不尽的财富。

       以学定教,就是要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初中化学教学中,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和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学习《保护水资源》时,让学生调查家乡或学校周围水污染状况,提出防止污染的建议;学习物质性质和用途时,明确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一些物质对人类的利(用途)和弊(危害),如使用塑料的利和弊,二氧化碳的利和弊,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进取精神。化学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起着独特的作用。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一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物排除,二是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和监督,开发废物再利用的新技术,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这些都得依靠化学的进步。通过学习化学,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觉关注生活,关注资源,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发展。自觉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该论文发表于《教师教育科学》2014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