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2011年2月美联储的一份研究论文,对过去六年其他国家采取过的QE举措进行分析显示,QE成功激活实体经济取决于债券市场中的信贷成本降低,而这种情形常常在QE正式实施前就会出现。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决策者一讨论刺激措施,投资者马上就对此抱有期待。
美联储推出的前两轮QE导致“美国公债的名义利率大幅下降”。2010年美国的通胀年率从0.6%的数十年低点反弹至2%;英国央行在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之间购买2,000亿英镑公债,将通胀率推高了0.75-1.5个百分点,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上升了1.5-2.0%;尽管日本抗击通缩的努力更加漫长艰难,但日本央行自2012年以来重启QE后恰巧便看到通胀率终于上升。
然而德拉吉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债收益率已来到历史低点,把通胀预期、流动性和信贷风险溢价纳入考虑后,德国和日本公债的“实质”收益率则更加接近,分别为-0.64%和-0.74%,已无多少空间可降。这是德国和其他反对QE行动决策官员所持的主要论据。
“当风险和流动性溢价高时,增加流动性确为有效策略;但风险和流动性溢价低的时候,那样做就不起作用。”
欧洲央行在其之前的举措中向银行提供新一轮低息长期资金,希望银行将这些资金放贷到实体经济当中。
但极低的通胀已让欧元区接近陷入通缩险境,日本失落10年的教训赫然浮现;
按照先前欧洲央行模型显示,若在一年内购买资产1万亿(兆)欧元,可将通胀率提升0.2-0.8个百分点。所以ECB昨夜祭出了大招贡献了万亿资产的购买计划
而日本不仅仅是通过积极的货币来应对的,它还多了一个可以掌控的财政刺激措施,双向对抗通缩,而ECB毕竟只是一个货币政策的权力机构,仅仅靠货币政策真的能够振兴欧洲经济么?相信这一点德拉吉心里很清楚,正如他在杰克森霍尔会议上承认的那样,或许才财政政策才是能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