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一个继棉花后巨量资金的新宠儿
(2011-01-17 20:10:18)
标签:
财经金都棉花主力资金橡胶市场杂谈 |
橡胶:一个继棉花后巨量资金的新宠儿
付鹏
去年的内外流动性泛滥推升了整个商品市场的暴涨行情,而其中最闪耀的明星当然首屈一指的却是明不经传的棉花。整个商品市场的资金有所不同的偏好,棉花产业累计了许久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终于在天时地利下,面对着巨量涌入的资金终于创下了2010年的一般大牛市行情。由此可见笔者总结的期货市场那句:‘恰逢一年坐庄时,天时地利与人和,资金永比货物多,多头永比空头强’通过2010年的棉花行情再次得到了充分的认定。
2010年11月后随着国内CPI不断高起下通胀压力巨大,由于2010年棉花受到资金恶性的爆炒对农产品带来了非常强的通胀预期,因此自从进入到9月份后,政府就开始从打压棉花开始,行政手段调控遏制上涨的预期。先是从棉花现货市场上对于囤积以及恶炒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再从期货市场上通过提高保证金比例,提高手续费用,单边手续费改为双边征收等方式来遏制农产品期货的过度投机。
在这种打压下,起初还出现了短期的抗衡,但从9月份棉花的主力持仓保证金就开始出现了单边的大增,大量的资金涌入到了棉花市场,通常正常状态下,棉花的资金维持在10亿上下,但从9月低的时候,棉花价格数年来首次涨到了2万以上的时候,彻底的激活了商品市场的热情,大量的资金开始加速涌入到棉花期货市场里,同时我注意到了棉花的主力多空仓差指数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正值扩大,这反映市场涌入的大部分资金都开始大举做多棉花。
由于政策在10月1日长假期间,并没有出台更为严厉的新增政策,这导致市场资金更加的有恃无恐,棉花更大规模的资金再次入场推动期货价格疯狂飞涨,短短的10个交易日里,棉花的主力资金就从20亿再次暴增50%,达到了历史记录的30亿规模,而这距离2个月前的不足10亿的资金规模,更是翻了两番。
此时此刻,棉花的疯狂已经反映出了绝对的过度投机行为,随着政策10月底调控的不断密集,交易所加大了严控投机的逼仓动作,限制持仓,扩大保证金比率,双边收手续费等等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此时此刻,棉花的价格仍然从3万上涨到了3万3千元每吨的高位,但在这短短的3个交易日里,资金却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市场,主力资金3日里撤去了5个亿,仓差多空更是暴减了30%,多头资金已经离场了!这说明这批资金确实是非常敏感,也并不想和政府对着干,主动的选择了获利离场。
撤离不仅仅发生在棉花市场,由于政策的严控投机的力度不断加强,三大交易所均开始出台各种调控政策,各大品种的交易量和主力资金都开始大规模缩小,虚火的价格离开了资金的支持,更是开始一落千丈。
而此次调控之后,前期风口浪尖上的资金主推品种-棉花现在已经落后于许多其他的主要品种了,政策打压已经使得资金不敢过于的顶风作案,因此棉花现在疲弱之态暴漏无疑。
但与此同时,市场的资金并没有完全的休息,虽然有些资金暂时离场,但博弈依旧。2010年由于市场的关注焦点过多的被棉花的涨势所吸引,而对于排名仅此其后的沪胶关注度就有所减弱,近期沪胶走势相当的强劲,主力RU1105虽仍未触及2010年11月11日形成的38920高点,但实际收盘价已创历史新高,沪胶成为2011年新年伊始以来中国期货市场上表现最为强劲的品种之一。
从我监控的资金流入信息数据来看,所有品种中,资金流入最明显的就是橡胶。自从政府连续调控打压商品维稳通胀预期的政策下,所有的商品品种都多少出现了大批量资金撤离的现象,而橡胶主力资金也从高峰的15-18亿上下大规模的缩减到了2010年12月初的不足5亿的规模,而价格也从高峰期的38000元跌至了低点的30000元附近。
然而2010年进入第四季度以来,最主要供应地泰国天气恶劣,水灾泛滥,天胶全季度大幅减产33.4%,目前各产区已停止割胶,而贸易商库存量仍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各大产区进入割胶季节之前,供需相对偏紧将为沪胶中期走势提供支撑支撑其价格高位运行。
正是这种背景下,外加橡胶的属性本身就不像2010年棉花那样会过度引发政策监管层对于CPI的恐慌,因此2010年11月-12月期间由于政策调控以及制度性变革引发的资金撤离带来的价格下跌也就给市场其他各路资金创造了绝佳的再次将胶价推向历史新高机会。
http://www.cb-h.com/news/sh1/2011/117/111176671932I4DDF3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