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三老——莫樹錦

分类: 文人筆下的子華 |
(2013年05月12日 蘋果日報)
機門關上,顯示屏百次不嚴地解釋安全指示,平日定會閉目養神,但今天心緒不定,心裏像是有個不解結。
眼前是十八小時旅程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將會完成兩天會議後再花十八小時回港。類似行程已做過數十次,本應習以為常,但今天有一陣莫名的孤寂厚厚地籠罩心窩。
為工作而遠行本來就是孤寂,絕無投訴或者不滿的因由,唯一不同就是剛從北印度之旅回來,七天和老友子華同行,發覺有同行是多麼好,這又令這次漫長旅程變得更漫長。
『喂,起身啦!』
『喂,喝酒去,紅或是白?法或是意?』
『喂,見不見到那個日本妹遊客,正!』
簡單言語分享旅程點滴原來是莫大祝福,相對下隻身旅行時也會說類似話說,但唯一說話對象便是自己,有交談對象大可減省旅途之苦。這次跟子華在Rajasthan乘火車走遍印度七個城市,同一火車廂有一對七十多歲澳籍夫婦,他們退休後走遍世界各地,他們完成印度之旅再到英國和歐洲,他們的經歷讓這兩個中年人羡慕不已,到老時若可以有伴共遊實是賞心樂事,為此,子華教訓道:『記著,養老要有三老:老友、老本、老伴。』
若然大家未死,相信老友總是有的。老本是相對性問題,若不胡亂投資便可能保著老本。
最大挑戰便是老伴這頭痛問題,想不到我們十九歲時談追女仔,幾十年後的在印度火車上再次以相似題目做深切討論。
中年男人找老伴挑戰大,找年紀相若的可能覺得對方未夠吸引;找年輕的,將來自己已老但老伴仍未老,找不太年輕不太老的,又要說文化興趣水準相近。還有便是習慣獨居的中年人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空間和自由,簡單來說,我們這類男人是麻鬼煩。但明知自己麻煩之餘又根據去慨嘆為什麽孤單,絕對是雙料麻鬼煩,若我是女人也會避之則吉。
生老病死是過程,生活之後死之前必有老和病,能優雅地面對老和病是藝術,當然可以獨自面對,但若有『三老』相助,過程便輕省得多。懂得珍惜老友小心投資老本之餘,還要真心真意地找個老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