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料注塑温度对收缩率的影响

(2020-11-25 21:11:11)
标签:

注塑温度

模具温度

收缩

塑料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注塑的温度对塑料制品的性能影响极大。

 在粘流温度以上,高聚物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的自由体积会增加,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会减弱,能够增加高聚物的流动性,熔体的粘度会随着温度升高以指数的方式降低,因为在高聚物注塑加工中要想提高熔体的充模能力,温度是调节粘度的首要手段。

 不管是从聚合物的结晶与取向的机理方面或者根据热胀冷缩原理都认为:制品在高聚物的粘度定型阶段的收缩应当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过一些实验却得到刚好相反的结论。

 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料温升高以后,熔体粘度将会减小,如果此时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保持不变,那么浇口冻结的速度会减慢,预示保压的时间延长,补缩的作用会增大,密度也会随着提高,因此收缩率会降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料温对于成型收缩的影响是结晶收缩、取向收缩、热收缩和保压收缩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前面三种收缩的影响很大,制品最终表现出的收缩率会随着熔体的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反,保压补缩作用较大时收缩率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模具温度

 热塑性塑料熔体注入型腔后,释放大量的热量而凝固,不同的塑料品种,需要模腔维持在一适当温度。在此温度下,将最有利于塑件的成型,塑件成型效率最高,内应力和翘曲变形最小。

 模具温度是控制制品冷却定型的主要因素,它对成型收缩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浇口冻结后制品脱模之前这段过程。而在浇口冻结之前,模温升高虽有增大热收缩的趋势,但也正是较高的模温使得浇口冻结时间延长,导致注射压力和保压力的影响增强,补缩作用和负收缩量均会增大。

 所以,总收缩是两种反向收缩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数值不一定随着模温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浇口发生冻结,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的影响将会消失,随着模温的升高,冷却定型时间亦将延长,故脱模后制品收缩率一般都会增大。

塑料成型加工温度,模具温度及射出成型过程的一般塑胶收缩率
中文名称
英文
密度
玻璃纤维含量
平均比热
加工温度
模具温度
收缩率
g/cm]
%]
[KJ/(kg x K)]
[℃]
[℃]
[%]
聚苯乙烯
PS
1.05
1.3
180-280
10
0.3-0.6
聚苯乙烯,中.高冲击性
HI-PS
1.05
1.21
170-260
5-75
0.5-0.6
聚苯乙烯-丙烯晴
SAN
1.08
1.3
180-270
50-80
0.5-0.7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
ABS
1.06
1.4
210-275
50-90
0.4-0.7
苯烯晴-苯乙烯-丙烯酸
ASA
1.07
1.3
230-260
40-90
0.4-0.6
LDPE
0.92
2.0-2.1
160-260
50-70
1.5-5.0
HDPE
0.954
2.3-2.5
260-300
30-70
1.5-3.0
聚丙烯
PP
0.915
0.84-2.5
250-270
50-75
1.0-2.5
聚本烯-GR
PPGR
1.15
30
1.1-1.35
260-280
50-80
0.5-1.2
IB
150-200
聚甲基戊烯
PMP
0.83
280-310
70
1.5-3.0
软质聚氯乙烯
PVC-soft
1.38
0.85
170-200
15-50
>0.5
硬质聚氯乙烯
PVC-rigid
1.38
0.83-0.92
180-210
30-50
0.5
聚偏氟乙烯
PVDF
1.72-1.78
250-270
90-100
3.0-6.0
PTFE
2.12-2.17
0.12
320-360
200-230
3.5-6.0
氟化乙烯基丙烯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丙烯)
PMMA
1.18
1.46
210-240
50-70
0.1-0.8
聚氧甲烯(乙缩烯)
POM
1.42
1.47-1.5
200-210
>90
1.9-2.3
聚苯撑氧或聚氧化亚苯
PPO
1.06
1.45
250-300
80-100
0.5-0.7
聚苯撑氧-GR
PPO-GR
1.27
30
1.3
280-300
80-100
<0.7
CA
1.27-1.3
1.3-1.7
180-320
50-80
0.5
CAB
1.17-1.22
1.3-1.7
180-230
50-80
0.5
丙酸纤维表素
CP
1.19-1.23
1.7
180-230
50-80
0.5
聚碳酸脂
PC
1.2
1.3
280-320
80-100
0.8
聚碳酸脂-GR
PC-GR
1.42
10-32
1.1
300-330
100-120
0.15-0.55
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酯
PET
1.37
260-290
140
1.2-2.0
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酯-GR
PET-GR
1.5-1.57
20-30
260-290
140
1.2-2.0
PBT
1.3
240-260
60-80
1.5-2.5
聚丁烯对苯二酸-GR
PBT-GR
1.52-1.57
30-50
250-270
60-80
0.3-1.2
尼龙6(聚酸胺6)
PA 6
1.14
1.8
240-260
70-120
0.5-2.2
尼龙6-GR
PA 6-GR
1.36-1.65
30-50
1.26-1.7
270-290
70-120
0.3-1
尼龙66原料
PA 66
1.15
1.7
260-290
70-120
0.5-2.5
尼龙6/6-GR
PA66-GR
1.20-1.65
30-50
1.4
280-310
70-120
0.5-1.5
尼龙11塑胶原料
PA 11
1.03-1.05
2.4
210-250
40-80
0.5-1.5
尼龙12塑料
PA 12
1.01-1.04
1.2
210-250
40-80
0.5-1.5
聚醚矾
PSO
1.37
310-390
100-160
0.7
硫化亚苯
PPS
1.64
40
370
>150
0.2
热塑性聚亚胺
PUR
1.2
1.85
195-230
20-40
0.9
酚 甲醛树脂GP
PF
1.4
1.3
60-80
170-190
1.2
三聚氰胺甲醛GP
MF
1.5
1.3
70-80
150-165
1.2-2
三聚氰胺酚甲醛
MPF
1.6
1.1
60-80
160-180
0.8-1.8
聚脂树脂
UP
2.0-2.1
0.9
40-60
150-170
0.5-0.8
环氧树脂
EP
1.9
30-80
1.7-1.9
ca.70
160-170
0.2
软PE缩水—— 2.5% a 注意与流动方向及横向的不同收缩率,制程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