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师的天性,从青春年华到日染桑榆,有多少不知疲倦的跋涉者,留下一行行奋进的足迹。
教师是蜡烛、春蚕和铺路石。教育工作者的辛劳,只有教师自己才有深切的体会。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爱的事业!
教师的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教师的爱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只有爱,才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烦恼;只有爱,才能缩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爱,让我耐心地面对每一个孩子,一往情深。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河床,那么“教育的爱”就是浮动在河床上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力的潮汐。正如歌词所诠释的那样,“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正是心中有爱的职业奉献精神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老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老师的教诲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生病的孩子,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付出的是情真意切的慈母之爱;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耐心等待传递出严师之爱;面对淘气孩子的无理耍赖,教师不是埋怨和冷眼相对,倾注的是真诚的理解和宽容之爱……这是一副副多么动人的爱之画面。有了爱,教育才有了起点。
教育因爱而生,所以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教育因爱而成,所以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作为我们这些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智慧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我们阅历春秋,苦苦耕耘。我愿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这是我们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爱,所以爱!愿所有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付出工作辛劳的同时,更能体验到教育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爱的教育事业中,体现自己绚丽的生命存在!
爱,是教育的起点!让爱与责任成为一个无声的诺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