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自古以来,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遐想和动人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历代的文人骚客们根据月亮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变幻,并借助于神话传说的魅力,赋予月亮以种种美丽、形象的雅号。咏月的诗词更是层出不穷,竞相斗妍,以下举一些供大家欣赏:
白兔:“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杜甫)
玉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
金兔:“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卢仝)
蟾兔:“三五月正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兔魄:“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范椁)
兔轮:“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元稹)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
蟾宫:“鲛宝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花香。”(李俊民)
清蟾:“已饶瑞英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范成大)
明蟾:“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刘基)
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李白)
半蟾:“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李白)
桂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
桂宫:“白兔如嫌冷桂宫,走入杏花坛下井。”(高启)
桂轮:“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方千)
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
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雨楼。”(张正见)
月魄:“日轮庄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
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
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
金镜:“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王沂孙)
玉镜:“冰含玉镜考寒在,粉傅仙阁月色多。”(郑谷)
水镜:“柔只雪凝,圆是水镜。”(谢庄)
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孙平仲)
飞镜:“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
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
玉环:“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白居易)
玉轮:“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骆宾王)
玉钩:“娥眉蔽珠栊,玉钩隔锁窗。”(鲍照)
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刘孝绰)
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
玉鉴:“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双飞玉鉴中。”(梅尧臣)
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
冰轮:“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朱庆余)
素娥:“素娥脉脉翻秋寂,付于风铃语夜长。”(范成大)
银钩:“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王沂孙)
琼钩:“琼钩半上,若木全低。”(庾信)
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李贺)
圆景:“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
旧时文人根据民间的一些说法,习惯于把农历的12个月名为各种花草树作代表的月份,记录于下:
一月:称正月,正阳之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故此得名。
三月:为桃月。
四月:为槐月。
五月:为蒲月,五月初五端午,家家门上挂菖蒲、艾叶,源于此。又称榴月。
六月:为荷月。
七月: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
八月:为桂月。
九月:称菊月。
十月:露月。十月芙蓉显小阳,亦称“阳月”,又称“阴月”,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之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
十一月:葭月,又称“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新也。”冬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腊月,冰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