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堂前月色愈清好 卷帘推户寂无人 |


分类: 说吧--养心 |
我已度过充实的一生,我已穿行每一条高速公路。
但比这些都重要的是,我走了自己的路。
【】
哈尔滨以及五大连池。路上几天,一切貌似都没改变。
其实。仔细看,变化还是蛮多的。
门前的向日葵,脸色已经变得如中秋的月亮了。
主要的还有丫头,短短几天,好像几年一般。
这么多年,走了很远的路。
等回头望时,才真正理解了“恍如隔世”这个词。
有时候禁不住就想,生命竟是如此,竟可以这样。
可究竟什么样,却又是难以言喻的。
一直以来,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总是那么实实在在,我活的真实。
现在却总有一种出离感,一种微妙的隔岸观火却又身在火岸的感觉。
嗯,换句话说,就是既在梦中又在看自己做梦。
就像庄周在梦里醒着,蝴蝶在梦中飞着,笑容是真的,眼泪是热的,哭着笑着,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这是我从未设想过的境地,但如今,我却真的这样了。
感谢那不可知的力量护佑我,感谢内在那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指引我。
最终我还是来到这个平安之所,来到我本要达到的地方,看见生命的迷幻与壮丽,像个惊讶的孩子。
我一直惦记的那个故事,我想写它。
它却还没有准备好出生,象一枚果子,它还在等待成熟,等待属于它的正确的时刻。
我像个孩子啊,我只能做个孩子。
这世界太大了,所有的先知所有的哲人以石头和花朵的样貌隐藏在每一个角落。
除了好奇与无知,我还有什么可凭借的?
我只配做个孩子,我是如此害怕,又是如此纯净和天真。
有时候我也自作聪明,跌倒之后就又忍不住嘲笑自己,我是多么喜欢这种自我嘲笑的能力啊。
仿佛正是它告诉我,我还没有真的远离我自己。
可我自己又是谁呢?这生生世世的家人、爱情,这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和流浪。
我走啊走啊,探访所有的神秘与诡异,迷幻与神圣。
走到后来,我只剩我自己,没有神,没有上帝。
什么都没有,只有我自己,可我自己,又是谁呢?
我想讲的故事,就这样没有结局。
如果有结局,那就是我终于可以,允许自己,带着疑问,活着。
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能确定。
我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我知道自己曾经很深很深地爱过。
一直,都在很深很深地爱着。
【】
有些天,晚上一点多,我才会步行从小店穿过一个小区回到西城的家。
夜里,街上人不多。很多小店关门很晚。
通常晚上,我常常会半掩着门。打开itouch,放上有声的小说,或者讲座。
有时候是西语教学,茶海上烧着水,时刻准备着泡茶。
店里即使营业也只开侧门,所以店的正门口也摆着几个摊位。
摆摊的年轻人在那里和同伴聊天,或者和买东西的人讨价还价,我在室内也能听见。
不过关起门来,能听到街道喧闹,也是一方安静的世界。
等到再晚一些,对面街上会有个歌手,开着他的大喇叭,开始唱歌。
他的歌反复地唱,每天差不多。
唱的感觉不是很好,而且极响,可以把街上的喧闹都压下去。
十点没到,陆陆续续就会有人敲门,安静的世界就结束了。
打开门,请进来喝茶。一到十点,常常有人进来,闲聊着。
我不记录客人喝的茶,也没有时间写,就是口头说一下。
大部分都是熟客,小小的屋子里嗡嗡的交谈声,像是攒动的鱼群。
大部分时候,我飞快地准备,好几样东西同时做,手脚麻利。
也有时候茫然站在那里,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而这些之外,还有别的。
一个朋友,相识很多年。他进来,常常很晚,安安静静找个地方坐下看书。
要一杯咖啡,给他再随意加上点小吃点心。我继续发呆,他一个人坐,有时候坐很久。
走的时候,桌上留了钱压在杯底。只有一两句话,来去也不寒暄,却觉得是有某种特别的交流。
有个姑娘,也是很晚来,坐在楼梯上,在那里画画,极少说话。
我们偶尔交流。有关画。不涉及其他。
某天送我一副,很抽象,我觉得自己看懂了,就很认真地挂在了楼梯口。
中秋前夕,快打烊了,有位腼腆的姑娘和他的男朋友进来,送几张他们自己做的明信片。
上面写着“To:XX小店:不开心的夜晚,总喜欢到这里坐坐。
坐在安静的窗户边,在日记上记录心情,然后透过窗子看路上的行人。
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暖水瓶里的大麦茶的味道,音响老唱片的旋律和夜晚背后女主人美丽安详暖人的面孔。
愿每个夜晚温暖人心。from XX”
她只来过两次,长得秀气,非常腼腆和沉默。
每次都会坐很久。而来送明信片的时候,牵着她男朋友的手,笑的很甜。
男孩子看起来也很腼腆,不善言谈。之前不知道她的名字,之后也会还会见到。
我喜欢一个人在嘈杂声里准备东西,也喜欢客人散去后的宁静世界。
更珍惜那些甚少言谈的温暖时刻。有些,彼此不为知晓,也同样还是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