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青橙红绿未有闲 生活小康奔富裕 |


分类: 说吧--养心 |
爱情不需要过于浓厚的天国情调。
它需要的是发烧的身体,激动的生活,散开的头发,触电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接吻,有目的的拥抱。
每天早起或者晚上遛弯,我总是沿着同一路线。
出家门前行,不过20米,就是护城的河流,沿着小河的树阴下往东,一路花草。
比如:低矮的黄杨。比如,开紫色花朵的莺尾兰。比如,丛生的石榴树。
沿河向北走过一片草场走几十米,出小区的东门,到了河对岸。
绕过几棵老杨树,穿过两排车道的府前街,大约有2公里,到东四路。
两片儿小区中间有一条不宽的小马路,马路两边隔三岔五就开个小店,各做各的小生意。
开烧烤店的是夫妻俩,养了两只八哥。
总挂在门前的一棵不高的国槐树上,学人说话、咳嗽、打哈哈。
开早点摊的隐在一株泡桐下面,顶棚是用一大块淘汰下来的奥迪广告喷绘布搭的。
棚子一角摆着支着口油锅,几张折叠桌、小木桌和天蓝色的塑料凳子拼凑在一处。
卖的是吊炉饼鸡蛋糕、油炸果子豆腐脑。
小马路中心靠东有一片小广场,每天都有不少的老头老太太们在跳广场舞。
靠东一点,是自发起来的小早市。
什么都有买的,果蔬生鲜肉蛋鱼,各种花草各种地摊上的衣帽鞋袜以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有个卖花布头的小伙子,一匹匹棉布码得高高的。
图案有大花小花蓝花碎花的,大格小格横条竖条的,还有字母水果大嘴猴喜羊羊。
多是老人家们扯上几块,做个床单被罩,要不就是给半大孩子做小褥子小夹被。
有个花甲年岁的阿姨,卖的是轴线顶针做活针,棉签手绢搓澡巾,拉锁钮扣松紧带,别针手套棉鞋垫。
还有几个自个扎的鸡毛键子、自个缝的花布口袋(沙包)。
紧挨着她的摊子是个卖日杂用品的,一个挺着啤酒肚穿一件迷彩工装的四十左右的男人。
坐在一把折叠板凳上看摊儿,摊子铺陈了有三四米长。
卖的是铁大勺小铝盆,吸管漏勺喷壶嘴,擦锅球弹簧秤。
还有盖帘屉布锅刷子,小铲子,竹夹子、双喜火柴瓶启子。
还有地漏弯管水笼头,苍蝇拍羽毛扇,蟑螂蚂蚁全窝端。
靠近店面铺子的一边,是流动的豆腐坊,一家三口在忙活。
卖的有现点的卤水豆腐,豆浆、小豆腐、素鸡、豆腐泡、白豆干,五香豆干和干豆腐。
边上是一个修鞋摊,修鞋的老爷子看样子有七八十岁了,戴着花镜,一脸沧桑。
挨着鞋摊是个卖观赏鱼的,卖的多是一寸长的小金鱼,橙红和黑色居多,还有一缸热带鱼,几只巴西龟。
隔了一尺远,卖花的老奶奶,把自家养的花分根,分盆,用个小推车推出来卖。
不过一枝文竹两盆芦荟三盆观音莲,还有几棵正在开花的茉莉、杜鹃和倒挂金钟。
不远还有个小超市,一个中年女人在超市的台阶前卖鱼虫。
自个坐在绿帆布折叠凳上,面前的小木墩上摆一白色镶蓝边的搪瓷托盘。
盘子里盛着一团团活蹦乱跳的猩红色鱼虫。
有人来买,就用一支不锈钢餐叉挑起鱼虫,把旁边的一只青花瓷的酒盅装满。
再麻利地倒进一个小塑料袋里,顺手拧个结,只要一块钱。
跟她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是个裹着头巾的三十出头的女人,手里握着一沓购房宣传单。
身前立一电动车,车座上立一三角牌,上面绿底红字:出5万抵十万,威海小龙湾。
在往西一点,有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推着一辆老式的婴儿车。
车斗后一半是花花绿绿的马桶盖套,前一半码了几叠丝袜。
拎起一瞅竟是牡丹牌的老式锦纶丝袜。墨黑、灰蓝、褚石、米白四色。
五块钱两双,给妈妈买了两双,妈妈一直喜欢这种老式丝袜,袜腰稀松,不箍脚脖。
转过早市一条街,是个老小区的大门,门口的小门脸有家做“收床卖床”生意的。
男人倚着墙角正在卖力地拆一长旧床板上弹簧,早晨的阳光把他的脸颊映得亮堂堂的。
女人坐在门边绣着一小片儿十字绣,一只京巴眯着眼,趴在脚边。
从小区的墙头探出几枝山葡萄藤,绿叶婆娑起舞,十几串葡萄,青绿青绿的,有米粒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