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点:暮秋天静沾物冷 喧薄曲暖坐氤氲 |


分类: 说吧--养心 |
我们长成大人,就是要接受这些等待我们已久的疲惫。
心事凌乱时,本应缄言的。
不过,胡乱敲下些不确定的句子貌似是很有效。
办公楼不远处是戏水公园。径窄水阔,花树犹美。
左手有一石桥。经常漫步桥边。有一年这里曾淹死儿童。
后来在散步至此,突然会感觉异常寒冷,哪怕盛夏。
记得那时刚好看《宫》,穿越剧。
人死时最怕的也许不是黑暗,而是冷,失去体温,飘荡在永夜。
今早遛狗狗回返,一抬头满天黄叶衬着微明的天空。喜欢满天枯黄的叶子。
平原的秋,太阳很好。一整面墙的玻璃窗外,银杏树叶开始黄,结满了一扎一扎的白果。
金灿灿的光与颜色。用手机拍,逆光,没拍下来。
但凡最美的吉光片羽,都只能留存于心的底片。
这一天这么好,暮色来了,还不忍离开。
喜欢这样的秋。午后,漫步园内。
抬头就是金黄的银杏,叶子在枯了,一片片坠下。
园子里有巨伞似的银杏树冠。光斑洒在青石壁上。
想起一句话:“一切有如是法,如梦如幻,如同泡影。”
这样的泡影,电光石火,再多给我几个这样的秋天。
秋就是王羲之兰亭序里写的那个之字。
开头有点高,点画精神,有兴头,然后那一捺拖下去。
这一拖,春风又绿了江南岸,跑尽十里荠麦青青。
还有大螃蟹,菊花满地。
漠漠白白的四季,像黑白照片里的五彩,就在秋的那个扬扬洒洒的腔调里。
昨天晚归,走进客厅,看见银光铺了一地,一地明亮。
硕大的白月亮挂在露台前面的树丛间。
微凉的夜晚接连着听戏曲,听得还是不够多,辜负了我对戏曲的痴迷与惊喜。
然后是阅读,二十一世纪西方美术史看过许多书籍或中国历代画论选。
读古代食谱,茶经,续茶经,随园食单,山家清供,本草纲木。
窗外桂影雁声,如睡在水里,有令人惊怖的冷,我小小的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到很痛。
窗外的桂,一年瘦似一年,在我的窗下疏影横斜。
黄如琥珀,如蜜蜡,在我的梦里,暗香,晓起犹残志,我隐秘的欢爱。
秋日下午,桂花树下研墨写字,钝重的思绪如刀锋。
宣纸柔韧吸墨,阳光下光泽莹白。毛笔点画,其间有理想生活的承序。
抄字数页,桂叶纷纷凋零,木格玻璃门透亮如水,框画出梅、桂、刺桐,一应凡物皆成水墨画意。
忽忽想起这江湖夜雨十年灯。瞬间日影飞去。
而此刻,我的电脑音乐是这首linda eder 演唱的《once upon a
dream
那般幽远的意境仿佛不在人间。
Once upon a dream
I was lost in love's embrace
There I found a perfect place
Once upon a dream
曾有一次在梦里
我迷失在爱的怀抱里
在那儿我发现一出胜境
曾有一次在梦里
Once there was a time
Like no other time before
Hope was still an open door
Once upon a dream
曾有一次在梦里
以前从未有过
希望仍然是一扇敞开的门
曾有一次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