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日:东城渐觉风光好 绿杨烟外晓寒轻 |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养心 |
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
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
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
晚间看毛姆的小说《剧院风情》。
他自称是在十分欢畅的心情里写下的自己特别心爱的一部作品。
1937年在美国和英国同时出版,轰动一时。
毛姆用戏谑和嘲讽,“无情地解剖感情,不加怜悯地描述他所看到的这个没有怜悯的世界”。
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称他的《剧院风情》是一部“尖刻的悲喜剧”。
书的封面是毛姆的一幅著名而引人争议的画像,1949年葛兰姆.苏德兰所绘。
有人形容画中的毛姆活像个上海妓院里的中国老鸨。
据说小说还改编成电影,《成为朱丽娅》。
英国戏骨杰里米.艾恩斯和《美国美人》里面那女主角安妮特.贝宁一起演的。
《剧院风情》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毛姆小说。
如果有一个角色最能反应作者的内心,我觉得毛姆的内心就是一个茱莉亚。
狡猾、任性、风骚、自持才华对世俗充满着骨子里的不屑和表面上的尊重。
毛姆一生喜欢少年,之前还遮遮掩掩,后来索性带着秘书哈克斯顿周游世界。
每到一地,哈克斯顿都会为毛姆找来年轻男孩儿,有时他们还会共享“迷人的十六岁男妓”。
毕飞宇也曾经写过一部《青衣》,内容有相似的地方。
一个老青衣想要焕发第二春,却遇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后辈。
两部小说本质上都在讲将近衰老的女人如何对待人生。
《青衣》里的筱燕秋,却被现实打得七零八落。
她为了再次登台,只好陪有钱老板睡觉,睡也睡得相当低贱,结果还是不敌年轻容颜。
《青衣》这部小说我不喜欢,因为显得太过低微和脏。
当然这或许是中国的现实:任何才华都没有意义,只有被践踏的份儿。
【】
此刻窗外风和日丽,趁着父母和丫头她们还没来,就将衣柜里的衣服好好整理了一番。
把厚实的冬衣收起来,把春天的衣服一件一件挂起来。
明天,我要穿上我的白衬衣和牛仔小风衣去上班,还要背上那只深蓝色的波点帆布包。
对,我是蓝色控哦,深蓝浅蓝还有干干净净的天蓝都喜欢。
只有湖蓝和孔雀蓝除外,总觉得偏绿的蓝色有点儿妖冶神秘。
再过些时日,去年入冬时候买的这条牛仔半裙也可以拿出来穿了。
真想,快一点抵达初夏,穿上这样的布衣布裙,去看绣球花盛开在雨后的潮湿光线里。
花朵繁复,枝叶葱郁,或许每一缕清香里还写着动人的小诗……
收拾好家,在地下放映厅里重温《外出》,无疑是一件让人觉得惬意的事。
许秦豪导演的片子,一贯地平淡隽永。
却常常叫人在某个静默无语的长镜头里涌起想哭的冲动,或是义无反顾地想起一些回忆里的人和事。
嗯,心是平静的,再无痛楚。所以,不得不承认,时间真的是良药。
一边看电影,一边摘菜,自家暖房里的青菜,绝对的绿色环保。
中午,打算做一个韭菜笋丝,一个菜心香菇,以及红烧咸鱼,和番茄豆腐肉圆汤。
这是父母和丫头最爱吃的饭菜。
也许,这一饭一蔬,平淡又温暖的小日子,就叫做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