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谁知:倚杖小徘徊 写我吟边句 世事纷纷一任渠|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养心 |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
【】
一路向北。一行八人,三辆车。都是自家人。
说实在话,我不喜欢一堆人的旅游,完全没了在路上的感觉。那怕,是和最亲最亲的人一起。
而杰克,开始有些不适应高速路的奔袭。
总是想开窗户,把头伸出去。后来,直接趴下,呼呼大睡。
不太理想的是,带着杰克,不能住三星以上的酒店,不被允许。
蛮郁闷的。
杰克很好玩,尤其是在海边。它简直就是一条鱼。一条长了毛的大鱼。呵呵!
【】
南戴河一轮桔红色的落日。黑色渐临,万物蓬勃。
我散漫的思绪似静夜里的尘埃,怎么也聚拢不起来。
一些道理太深刻沉重,直击心底,连圈涟漪都泛不起。
另一些又太轻飘,风行水上,雁过无痕,都无法确认我的心神是否与它相遇过。
还有一些,是惯性的重复,浅薄粗陋又做作,自演神仙,去眷顾垂怜自己。
我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就像我无时无刻不在精神的荒原上行走。
无时无刻不在采撷。无时无刻不在遗忘。
不论是手上还是心头,都灰蒙蒙空空如也。
姐说:等到元旦回老家看星星。大山深处的星星,亮得像神灵一样的星星。
想起那年去五台山,夜宿南台与西台之间的吉祥寺。
一个守寺的僧人。一条绕寺而行的小溪。极脏的床褥。极近的云天。
无法言喻的深邃与明亮,是那成千上万直透心底的神灵的明眸。
那些巨大无比的星辰,伸手可攀,乘风即可归去。
可是,我终归没有皈依神圣,而是选择在污秽的卧榻上安眠,天亮继续人世的行程。
其实,这些做作的思绪,就如同这做作的文字,毫无意义。
只是某些时刻,有些忧伤和迷茫,就披上了心灵的袈裟,假装是圣人、智者、隐士、苦行僧、旅人、过客……
假装自己和他人不同,更有灵心慧眼,更能演绎命运的本质与形式。
演来演去,不过是自恋而已。
这人世间,哪个不是在寻找着、体验着、评价着、疼爱着自己呢?
又想起有一年的夏日黄昏,在晋西北的黄土高原上,一位母亲在教儿子唱歌:
小星星的梦,做得那样久。小星星的梦,做得那样长……
我一下子就记住了,那歌声,那情景,那无限的忧伤和希望……
【】
带着杰克出门溜达,它每天要跑5公里,然后,解决它的负担。
天色要么是微微亮,要么是漆漆黑。常常有高大整齐的树,总是黑黢黢地立着,总是安静和沉默。
极明亮的灯色。极稀少的人影。
路面上铺着树枝和草丛的影子,偶尔会有轻微的摇晃,像蜻蜓的翅膀沾掠过不远处安静的海面。
夜色深重的时候,会觉得是走在梦境。
树在人的梦里,人在树的梦里,虫鸣在我们共同的梦里。
十月初的夜晚,空气的凉意里有隐约又坚硬的清寒。
一棵树生命里真正的世情凉簿,是从此时开始么?
所以有时会停下来,在这棵或那棵树的面前,站着,看它,从树干一直看到树梢。
树梢之上是沉睡的天空,星光有时明亮,有时昏昧。
会感觉是在相看。
嗯。不执手。只相看!
夜色无边的时候,人真的可以和一棵树深深相看,默默说话。
有时候,也只能是同一棵树相看或说话。
尤其是在十月的夜凉如水里。在遥远的异乡异地。
在不太温暖的梦境里,我和一棵树,会有相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