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雨东晴:檐外雷声初断 鬓丝长短 凭栏一半闲愁 |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养心 |
下午四点,天开始变阴。不一会,乌云滚滚,雷声阵阵,豆大的雨粒落下来。
工头说,不着忙,这雨下不大。
果然,只落了几滴,便没了踪影。只是,天阴的越发厉害了。
交代了一些事宜,我打道回府。去了东城的府。
久没来,净瓶里的花已经干枯了。家具上落了一层灰。
电话钟点工,问有时间过来帮忙打扫一下否?
每天都需要早早就起床赶到新房子处,查看或者告诉工人们怎样干。
装修这件事情,主人一定要亲历亲为,否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8点又赶去西城,参加昔日同事孩子的追悼会。
28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就这样突然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做母亲的同事情何以堪。
中午,陪出版局的两位友人吃饭,谈我的诗集。他说,十年磨一剑,你早该出一本正经的诗集了。
呵呵。我对自己比较苛刻。我沉迷书籍一切美的形制。摄影的朋友管这种行式叫布景。
居室装修陈设,衣服,人栖居的方式都可以用来表达。文字也是。
如果书是容器,盛装着迷人的文字。从书的形式开始,想要去容器里填充那些让人不可自拔的文字。
有一段时间就为着这个念头,一直在做出版书的策划人。
相应也出了几本书籍。朋友的。自己的。
送了友人一本朋友写的《身体课》。他问什么意思,我说值得一读。
他说书的设计不大气。我笑,还可以啊,毕竟是小说,而不是随笔之类的。
他也笑。说现在基本不看国内人写的文字。包括小说。口气又一转说,既然你推荐的,我大概会看。
呵,我表示理解。心里想,他哪里有时间看文字呢,每天就忙着怎样赚钱养活自己和局里一干人了。
又想想,文字真的是不值钱的东西。问题是,文字不达那样完美严谨的级别。
除非,每一篇都值得称颂,都精耕细作。粗制滥造就拿出来卖钱,对不住掏钱的人和自己的心。
如何在写文字的过程中,摈除令自己也生厌的杂质,获得更为纯粹与美好的品质呢?
其实一个写作者,用十年时间来增删一本小书,不为过的。毕竟,这样才不会辜负书这种形制的美。
再想想,又汗颜,又野心。嗯,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要出好看的一本小册子。
匆匆冲了凉,钟点工到来开始打扫房间。她很开心的样子,手脚麻利。
她说,要过端午了,给你带了几个粽子,自家包的,别嫌弃啊。
好久没见你来这边了。好像胖了些。这件裙子很好看。
嗯,刚刚洗澡换了衣裳。这边没放多少衣裳呢。
呵呵,其实,我喜欢这件麻质连衣裙,很高级的旧绿色。
清凉又不失典雅。质地与样式能看到制作者的天才与心思。
我希望我的诗集也能像这件连衣裙一样。清凉,不失典雅。
写到这里,抬眼看窗外,雨,已经下了起来,真的,很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