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曾经:让花朵停顿了片刻 |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行路 |
“被”是前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语。
我呢,最近被“被”了很多。这里的“被”字被我延伸,大概是身不由己的意思。
“被”挟持着去路上。
“被”挟持着去“梨花”。“被”挟持着“南浔”。“被”挟持着“紫砂”。
南京的“梨花”,据说很淡月很飞天。有花瓣在风中飞,听起来很动人。
挟持我的一行人,个个说的好像自己都很“梨花”。结果,没看到花瓣,只有风,5级以上。
不过,秦淮河上的月亮,倒是淡的,在云后面。
喝茶时,无意中看到桌子上的信笺,有梅花暗纹,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宜兴的“紫砂”。比南京去宜兴灿烂的迎春花还多,眼花缭乱。
挟持我的主谋老大说,千万别买,晚上我带你去看正宗的。
哦,其实,对紫砂我没有太多感觉。实际上,如今紫砂壶,更准确的名字是化工壶。
朱砂泥是伏东红加铁红粉,黑泥是紫泥加氧化锰,绿泥是本山加氧化钴。
席间,接风的东道主说,我是地主,长得也像地主,所以,大家都要听我的,要吃好喝好玩好买好。
我没好好喝好好吃好好买。但似乎玩的不错。
“悠然开天目,清心品云露。”这广告雅的这样,似乎不宜多喝多吃,清清静静一个人走走比较好。
对了,需要记一笔的是,这里除了出紫砂,似乎还出人物。
宜兴有25个院士,在全国是最多的。
难巡的“南浔”。
庭院暗雨。冷月无声。芳莲坠粉。疏桐吹绿。渚寒烟淡。棹移人远。
这些唯美的零词碎语,三三两两的,还散落在那些布满尘埃的柱子上,门楣上,角落里。
唉,对紫砂没感觉,对瓷器有感觉。对红木家具没感觉,对丝绸有感觉。
对深宅大院没感觉,对木窗棂有感觉。对南浔没感觉,对青石板有感觉。
对行人没感觉,对伞和雨有感觉。
走到小莲庄,那几块太湖石,还在那里。
曾经,有人对我说起太湖石的特点,是皱、瘦、透、漏。
我还接上说,时尚女子选衣服,与太湖石差不多。
这次,没人和我提起这些石头的四字经,我亦很安静。
桥头有酒幡,上书“浔蹄”。前一个字雅,后一个字俗。二者结合,像情景喜剧。
正如这个小镇,黛瓦灰墙中,偶尔会裹着栋西洋小楼。
河水很混浊。没有游客的乌篷船上,一个百无聊赖的女孩,在绣十字绣。
曾经 N 次,我不是“被”南浔。南浔,其实与我,有着太多的记忆。
百炼成钢绕指柔。
我再也看不到经过的。我只看到现在。
“……犹如寂寞花园里一朵绮丽的花,安静地开,安静地谢。”
“即使没有那个一起来看杏花的人,还是饱满的。
因为内心是强大的,是蓬勃的,是生生不息,是杏花春雨里最美的笛声,是一个人的自斟自饮。
是徐悲鸿说的那句,我就要一意孤行。”
雪小婵如是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