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日处理杂事,下午正好空闲,就散步踱去新省博,新博物馆离我家步行大概20多分钟的样子,开馆不久,上次去是看王克举的展览,匆匆看了一下,没想到这么近,就决定以后常去,好东西不少,去的人也不多,正好当成是自己的藏品馆了,想去就去,呵呵,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就看怎么看了。还是先看瓷器馆,上次没怎么仔细看,印象深的就是那几套清官窑,实在是眨眼,清人的东西在历史上是真精致,就我看来是清人的生活实在是细致到这步了,所以理所当然的出现这样的品位,就连生活情趣被人称道的宋人用的器具,也显得糙了,小心喝茶的时候剌嘴,我替他们担心呐,定窑的芒口,汝窑官窑老百姓是用不上的,钧窑也没想像中的细致,还是清人,享受的一代。佛像馆不错,等汶汛来,一起去看。画像石馆也不错,有几件刚出土的东西,东平的汉墓,彩绘,尺寸巨大,比嘉峪关的画像砖要大的多,画的也更精彩,虽没有集安的精致,但是气息高逸,开了后来魏晋气象,《女史箴》图都是后来的临本,想看真正的汉人高古设色墨迹,还是这个。精彩。站在巨大的石板前慢慢品味,可惜参观的人都不懂,也好,只有我一个人看。课也结束了,没事就常去,还有绘画馆,明鲁王馆,书法馆,,,比老省博强多了。可惜就是进门的厅太大了,简直浪费,也是典型山东人做派,好面子,金碧辉煌,如果不说博物馆还以为是洗浴中心,展厅面积小了点,展品也摆的密集,应该让古物们之间的空间大些,这样才能感受到各自散发的灵性,日本的美秀就做的很好。
吃过中饭,就去博物馆养眼,在佛像馆待了一下午,仔细观摩。山东的佛造像以北朝造像为特点,秀骨清相,褒衣博带,集笈多,鲜卑,汉地风格于一身。
入门的一尊佛像眼熟,看到最后才想起这尊是在美秀见过,背后圆圆的背光和s形曲线是他最大的特点,原先是在日本美秀,后来回归山东,每五年回日本省亲。带有蝉冠的佛像只发现了两尊,这是其一,蝉联桂冠是也。

两尊并排的佛像,一尊联想到圈主,很象,

这尊象汶汛,也很象
缨络,南亚贵族的装扮,里面有珊瑚,可以看清缨络的编排,

鲜卑的面相,这笑恰到好处,

细节
汉人面相

思惟

印度坐姿

极简,笈多

入口处的大佛,有三人多高
十二月花卉杯,器型好看,手感肯定不错,拿在手里肯定舒服,现在的茶杯器型,手感,图案各自脱节,谁说清人的品位差呢,现在人的连他们的一半都达不到。

这沉稳的红,醉

纯素的茶杯,大小刚好,如玉,难度也大。

好看的绿,清人对颜色釉的品位也值得称道

博山,我老家,大街是城里最老的街,博山的制瓷历史起于宋金,今天看到了,有点小自豪,

模具们

博山窑烧的酱釉人物,金
如果不是看到介绍,我是不会想到是博山窑烧的,跟建盏相差不大,看来北方大量使用,差别是底部未施满釉

油滴,在阳光下会有好看的变化,日本人把这当国宝

明,人形的把手,文人把玩的东西
宋钧炉

龙泉,肥厚
胡汉交战,马的造型跟游牧民族金银器上的造型相似,胡人有胡子,带着尖顶的小毡帽,光着腚的匈奴

蛇戏,眼熟啊,
那时确实是没马镫的,要靠两条腿夹着马,前列腺肯定受不了

抓到的胡人战俘,胡汉的区别看脸的侧面处理,很有意思,汉人是一撇小胡子,胡人穿裤子,胡服

传说中的风伯,体型硕大,风从嘴里呼出,所到之处房屋不保

羽人,自己也画过羽人,带着翅膀,东夷人的特征。

汉人看来很喜欢吃狗肉,庖厨图里经常出现宰狗的情景,据说刘邦老家沛县的狗肉最好吃,是不是有些联系呢。
这就是最近出土的彩绘汉墓,东平的,难得的墨迹,马王堆的帛画可没画日常的情景,而且这个尺寸巨大,笔线的气息真好啊,自信

想没想到《女史箴图》呢,

屈原呢,虽无高冠,可长剑犹在

盘子舞,

云气

汉人打仗拔剑是两只袖子向上飞腾的处理真是美极了,
四分之三面,也少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