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行路 |
小小的小灰机。驾驶员是个老帅哥。
这老顽童开起飞机里像耍特技,左摇右摆。
把我的小心脏小心肺小心肝都整的翻江倒海,全部错位了,都!
乖乖隆得咚,晕得我老人家差点连相机都没拿住……
约出现于公元1世纪。在辽阔的荒漠上,有人用网状线条,蚀刻出巨形飞禽走兽的图案。
纳斯卡线条图是一种巨形的,镂刻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荒漠中的一些奇怪的超大图形。
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等各种各样的图形。
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在暗红色的砂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
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能呈现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
例如: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秃鹰,其翼展竟达120米;
一条蜥蜴有1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
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公里。
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石块,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自1926年人们发现了这些图案后,众说纷纭。
然而对这些图案想表示的意图,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艾尔弗雷德·克鲁伯和米吉亚·艾克斯比,这两个最早注意到这些图案的人以为,这些是灌溉用的水渠。
后来,艾克斯比认为这些小径与印加帝国的 “神圣之路”相似。
那些圆椎形石堆是“聚焦”(即这些线条的聚合相交点),也可能是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
保尔·考苏克在1941年到达该地时,在夏至那一天,他碰巧观察到太阳恰好就是从这些红条中某一条的末端的上空落下去的。
这一奇妙的现象他认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天文书。
德国学者玛丽亚·莱因切在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之后,提出相同的理论。
她解释道,这些直线与螺线代表星球的运动,而那些动物图形则代表星座。
以上是我百度的有关鲁纳斯卡巨画的资料。实在是太累,主要是身体不舒服。
所以,偷偷懒了。
去纳斯卡之前,头就对我说:那地方不去一辈子后悔,去了后悔一辈子。
我去了,也真后悔了,不过原因是我只看到了3/4的地画。
因为身体的原因,还因为别的一些原因,那个小小的灰机对我来说,简直要了命了。
我只能用闭眼睛来抑制要呕吐的冲动,错过了1/4的图案。
这个地方在利马的南边?我有些转向了。
反正是顺着泛美高速一路向南,有5个多小时吧,就到了一片荒芜之地中的纳斯卡。
嗯,中途经过很好玩的有企鹅的鸟岛。
那条路上的风景其实很单调,蓝天黄土,漫无边际的沙漠戈壁。但我曾希望它没有尽头。
看纳斯卡地画有两个方法,一是登上燎望塔,二是坐小直升机。
在300米的高空,可以看清地画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