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与代数”教材研读

(2010-10-29 13:15:30)
标签:

读书笔记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数与代数”教材研读

数与代数总体概述

    一、数与代数教学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内容概述

主要内容

结构形式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万以内的数、

简单的分数

和小数

整数、分数、

小数和百分数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常见的量

负数和方程

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

基本运算

有关运算

常见的量

式与方程

简单的

数量关系

借助计算器

探索数学问题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浅入深的,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逐步深化提高。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心理发展规律,及知识特点,课标对四个领域采用逐步拓展,渐进深化结构,从内容到结构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关于数与代数的各册主要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一上

认识2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

 

一下

认识100

以内的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认识元、角、分认识时、分

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二上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表内乘法

认识米、厘米

 

二下

万以内数

的认识

表内除法;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

认识克和

千克

稍复杂的图形数的排列规律

三上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加法与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时、分、秒

认识吨

 

三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认识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四上

大数的

认识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策略优化问题

四下

认识小数

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

 

植树问题

五上

简易方程

小数的乘除法

 

数据与编码

五下

因数与倍数

认识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

 

找次品

六上

认识百分数

分数乘除法

 

鸡兔同笼

六下

认识负数

 

 

抽屉原理

 

    三、编写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的意义;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估计意识。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课堂教学建议: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以及探索,下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数的认识——理解意义  培养数感

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主要分为认识整数、认识分数、认识小数、认识百分数和认识负数五大块。

1数的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

理解数的意义包括:数的含义。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数学交流。数学活动。

针对此,具体建议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

2理解数的意义要与数的读写和计算紧密结合起来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

(二)数的运算——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如下问题:

1、建立四则运算概念

首先,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意义。

其次,应淡化概念形式,注重数学本质。

2、重视口算教学

在教学中具体落实重视口算的目标,应注意如下两点:

1)在数形结合中理解口算原理。

2科学合理训练,强化基本口算

具体说来,一要注意加强课堂练习,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及时巩固所学口算内容;二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难点反复练习,不能平均用力;三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建议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3----5分钟的口算练习。

3、加强估算意识

要体现《标准》中加强估算的要求,可以着力于以下两方面:

1培养数感是打好估算的基础

2掌握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最常使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简约、转换和补偿。所谓简约,是学生在估算时先把数简化成比较简单的形式。所谓转换,是学生在估算时把一种问题转换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而所谓补偿,则是学生在进行简约或转换时,进行一些调整,以补偿前面运算中的不足,使估算比较准确。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4、体现算法多样化

要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1找准算法多样化的前提

2把握算法优化的标准

过去我们仅仅用成人认为惟一合理的方法作为基本算法教给学生。现在我们认为的基本算法是什么呢?其实,基本算法并不是惟一算法,基本算法应该是指同一思维层次上的方法群。以此为基础,这里提出判定基本算法的三个维度:一是从心理学维度看,多数学生喜欢的方法;二是从教育学维度看,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方法;三是从学科维度看,对后续知识的掌握有价值的方法。理想的基本算法是三位一体的,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科维度要求会逐渐增强。

5、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运算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如下的思维过程: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中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是进行了简算的题目一定要进行检验,可以采用用原运算顺序再算一次的方法,以确保计算的正确率为主要的目标。

另外,在计算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简算。

(三)常见的量——重视体验   体会意义

    小学阶段常见的量很多,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把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来体会的意义作为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1、注重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活动素材的选择应与教学重点相结合

3、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四)、式与方程——把握转折:从算术走向代数

式与方程是代数学习的开端,作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只能择其主要,概述如下:

1,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要循序渐进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习的首要环节,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学习代数的关键,也是在后续学习中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交流的前提条件。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要在经历大量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实现。

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一些典型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

2, 认识方程,要体验数学建模

方程思想的首要方面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因此,教学应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在教学认识方程时,教师就要有建模意识。

3解方程的教学,要突出等式性质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是,解方程的教学,一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后,再探索方程的解法。二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探索、理解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我们还要认识到:解方程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而是在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模型的变换,进一步体会相等关系

(五)、探索规律------培养兴趣   发展思维

    这一部分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为重点。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1.从无序到有序

2.要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3.倡导计算器的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