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盘综述:
今天上指低开7点(开盘点位2302点),全天呈现一路震荡上行的态势;最低探至2297点,最高摸至2345点;最后30分钟温和放量开出小阳星线,尾盘收在2343点,开出了一根上影线2点,下影线5点、实体为41点的大阳线;与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位相比,上涨了33点,具体特征分析如下:
一是从成交量看:今天大盘成交金额1856亿元、成交量2.22亿手,与上一个交易日的1353亿元和1.56亿手相比较,呈现出量增而指数点位大涨的态势;成交量能持续温和放大,从而推动指数震荡走高,量价关系配合良好,于今天的上涨走势基本吻合。
二是从K线观察:今天开出了一根实体为41点的大阳线,一举冲破本博所预设的2280-2340点区域的箱体顶端,且创出了本轮周线级别上涨行情的收盘新高,值得庆贺,也超出本博的预判,看来大盘或将提前有机会尝试冲击前期新高2347点至2350点区域。不过,一旦冲击失败,仍将维持节前箱体横盘整理的运行趋势。
三是从均线看:5日线2317.71点(连续2天走平上翘)、10日线2317.58点(在昨天下弯后今天重新出现走平上翘)、20日均线2293点(连续18天上翘)、30日线2271点(连续53天上翘)、多空60日均线2196点(连续46天出现上翘)、120日线2122点(连续58天出现上翘)、250日均线2119点(连续60天走平略微上翘)。
均线系统的主要看点是:一是今天的大阳线,使得5日线、10日线两根短期均线全部重新走平上翘,表明短期的强势调整基本结束,后市要么横盘整理,但不会再破前低2282点,要么开始走出震荡向上的运行趋势。二是5日线向上穿越10日线形成主动金叉,这将助推指数震荡向上。三是此波日线级别的强势调整,20日均线起到了关键的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指数在击破2300点之后的下探,基本在触碰该线时即返身向上,就是明证。
二、趋势展望:
今天我们三说半年线与年线的相对位置。
1、半年线向上主动金叉已经连续2个交易日。
本博在9月5日的博文中谈到:“测算下来大约在9月18—24日期间,上证指数将会出现半年线向上穿越年线形成黄金价交叉的走势,且是主动金叉。”9月22日地博文题目中又谈到:“明天半年线向上主动金叉年线值得期待。”近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走势验证了本博的基本预判。
2、半年线、年线向上运行已达数月。
我们观察到:年线是从2014年7月2日开始出现走平上翘,已经连续60个交易日;紧接着半年线在2014年7月4日开始走平上翘,已经连续58个交易日,两线先后向上运行仅仅相差只有2个交易日。半年线的最低点在2049.94点,而年线的最低点在2086.73点,两者相差36.79点,经过了58个交易日的运行,终于在2014年9月23日出现半年线向上主动金叉年线,意义重大,值得庆贺!
3、年线是否会再次出现下弯?
上证指数一旦出现半年线向上主动金叉年线,那么接下来将有一个关键的看点,即:要求年线在以后的走势中必须持续向上,不能出现走平下弯,否则就会重复出现2004年3月22日主动金叉以后,在当年的4月7日突然出现年线走平下弯,导致半年线跟着拐头向下,随后出现主动死叉,最后致使指数跌至最低的998点!
那么后市是否会出现年线下弯呢?我们现在尝试观察分析年线的运行趋势:从第一个交易日向上移动0.30个点(2086.82—2087.12),到目前每天运行0.43个点(2119.21—2119.64),基本呈现缓慢上行,其速率也是缓缓微增,表明这是一波慢牛的运行趋势,而持续向上运行的概率很大,如果年线不再出现走平下弯,而是持续缓慢向上运行,那么,此两根线即半年线向上主动金叉年线,其意义特别重大。它标志着一轮大牛市可能就会正式拉开序幕!
综上所述,上证指数的日线图上,半年线已经在本月23日出现半年线向上穿越年线形成黄金交叉;虽然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但是历史决不会只是简单的重复!我们只要密切关注在此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内——也就是2014年10月,年线能够挺住不下弯,坚持持续向上不回头,则前期低点的1849点作为历史大底就将被基本确立,一轮大牛市或许就将被正式确认!
三、操作策略:
目前是操作个股最好的时机!其一,可以陆续加大仓位比例,选择月线、周线处于上升通道之中的中小盘个股,特别是中小板中的个股,只要其涨幅不是很大,就可以在此波调整走势中逢低予以介入;其二,对于近期已有较大涨幅的个股,应采取只抛(如果目标位不到可以适量适度地抛)不买(不追涨)的策略,这样可以避免短期风险。其三,如果手中握有近几个交易日不怎么涨的个股,不要轻易调仓换股,应有耐心持股,待指数横盘或震荡时期,或许就是你手中的个股补涨或者大涨之时;当然,最终还是由各位博友根据自己的操作风格以及手中个股走势的特点、性质来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市场永远是唯一的老大,我们应该敬畏这个市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使我们对于市场走势的认识趋于理性,预判其趋势的运行尽量贴近市场的实际走势,这就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基本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