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线”水波纹日戳

分类: 封戳拾贝 |
“十条线”水波纹日戳 |
长沙大宗邮件及市内信筒筒取邮件是由长沙市市局统一集中销票封发处理,销票主要采用水波纹过戳机。2005年圣诞节前,邮局收到大量的实寄封、片。当时这批邮件信封采用很大(有许多寄贺卡),而且贴多枚邮票。由于水波纹过戳机销票位置的局限性,发现许多信件 “漏销”,即日戳没有盖在邮票(邮资图)上。 长沙市局销票封发中心,共有6台水波纹过戳机,其中一台(日戳序号8)水波纹过戳机是刚从杭州购进的新机子,当时处于试用阶段。为了解决漏销邮票现象,销戳班职工就在原有的一块印模上,再绑上一块印模,出现了水波纹“十条线”。由于另一块印模取自不同型号机子,因此,该“十条线”上五条线长度大于下五条线,由于两块拼合,在第五条波纹与第六条波纹两条的间距只有4毫米,而正常的每两条波纹间距为6毫米。 根据长沙市局销戳班留样簿记录,“十条线”最早使用是2005年12月23日(当年圣诞节是2005年12月27日),大约到2006年春节以后,信件量大幅度减少,开始停用,最后拆除,恢复原状应该是3月7日。 长沙水波纹“十条线”产生本来是邮政的应急行为,实际使用不足3个月。尽管当时经过盖销邮件以千、万计数,但到达集邮者手里机会很少。原因很简单,1.长沙销票封发中心每天需要几台过戳机同时处理邮件,该机当时主要是处理批量“商函”客户,对于筒取信件大部分继续使用其它过戳机;2.集邮者一般不喜欢此类戳记,为了避免此类戳记,当地集邮者、不会将自己制作邮品随意投入信筒。因此都在市内邮政网点营业窗口直接交寄,而营业窗口还是用所在地普通日戳逐件销票。根据有关信息,长沙市市内下属网点不直接处理投入信箱邮件,也不配置水波纹过戳机。 由于“奇货可居”,被长沙市一些“集邮者”看到商机,利用与邮政的关系,开始大量复制,出现了一批 “假货”。对外宣传是出现一种新机子,甚至为了制造所谓“最早使用日”,还出现了2005年12月20日的“实寄品”。 事实证明,现在集邮者收集和看到的新过戳机上这十条水波纹是由两个五条水波纹的戳头,拼合而成,而并非是一种新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