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赏天下奇观 解千古之迷--京东大溶洞游记

(2010-09-04 15:49:20)
标签:

转载

分类: 平谷游记(景色)

        一、发现之旅
    阳春三月, 我们一行八人于下午分乘二辆轿车,由怀柔区宽沟出发,绕道顺义、经密云、进入平谷境内,一小时半路程,汽车行驶百公里,终于抵达京东第一大溶洞。
    在北京近郊平谷县黄松峪乡黑豆峪村,村东有座名山叫佛山。山里有一座溶洞,1996年开挖,经过一年零三天的寻找,于199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此前这个村的支书,发现这座山一到冬天,就从山中向外冒热气,不仅如此,这座山的雪比其他山上的雪总是先熔化。而山后的水渠,每当庄稼浇水灌溉季节,村里有一口水井水位便莫名上升,反复如此,这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一位勤于思考的有心人。他确定这座山肯定有大山洞,甚至可能是空的,便带领村民凿山挖洞,想为山村发家致富作贡献,并且多方聘请专家论证。不过请来了专家得到的分析结论,却是根据石灰岩的成分以及其分布地区形成的溶洞成因,北方的地理环境和佛山的形成地质构造条件,不可能有溶洞存在。没有溶洞,这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村支书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他通过专家了解到黑豆峪村“佛山”与房山石花洞的构造相同,是极有可能生成溶洞的。他就带领村民寻洞,他和一部分村民,他们硬是打破了专家的神话,后来最终还是挖通了大溶洞,为人们展开了一片新天地。


        二、山以溶洞扬名,佛又因洞出世
    闻名遐迩的京东大溶洞,西距北京城区90公里,因其为京东地区首次发现,故名京东大溶洞。
    2003年经北京地质研究所测定,京东大溶洞发育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地层,距今大约十五亿年。15亿年前的远古时代时期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白云岩地层中的喀斯特溶洞,对比世界各地岩溶洞穴大多形成于5亿7千万~2亿3千万年间的古生代碳酸盐地层中,而京东大溶洞是迄今国内外已发现岩溶洞穴所依存的最古老的岩石地层,地质学上称之为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因此有“天下第一古洞”之称誉。它地处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区,紧邻黄松峪河谷,溶洞所在的佛山大部分由可溶性碳酸盐岩组成,加之发育的裂隙构造,为岩溶洞穴的形成造就了良好的地质环境。
   当来此探访的游客,一旦进入“蓬莱仙境”之后,就到了一个由人工开凿而成的大洞穴,其洞身宽达20多米,上下有10多米高,巨大的石幔似流云飞瀑,再往前看唐僧师徒正历经磨难,涉险往西天取经;无忧树下,寿星赐福;灵燕飞舞,天女散花…… 此外,这里是一个休闲区,人们可以在那儿休息,那儿有许多座位供人们使用,旁边有一块由于地震从上面岩壁上掉下来的石头,这块石头外形犹如一尊石佛,佛的头和身子是那么栩栩如生,并且没有人工加工,是天然形成的,更加神奇的是佛前面有三柱石笋,犹如三柱香一样供奉在佛前面。当年村书记带领着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那部分村民,不畏艰难险阻寻找到溶洞,发现这尊石佛时,就象唐僧师徒历经磨难求取真经一般。他说仿佛是老天在帮助他们一样。后来,他特别地请来五台山的高僧为这尊石佛开了光。因此,这座山被称为佛山。
    京东大溶洞一期开发2万余平方米,洞内全长2500余米,其中有100米的水路,共分八大景区:蓬莱仙境、江南春雨、水帘洞等,包括数十处景观:圣火银珠、西风卷帘、鲲鹏傲雪等。洞内景观晶莹剔透,绚丽多姿。最为壮观的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洞壁上具有浮雕特色的“龙绘天书”。
    大溶洞二期开发景观于2000年6月面向游客正式开放,内设休闲洞,洞内四季横温,冬暖夏凉,可供游客饮茶、品酒,修神养性。此处附近有姐妹景区,飞龙谷:流泉飞瀑,怪石奇峰,树木从茂,北国江南。湖洞水:三娘古洞,传闻哀婉,谷底泛舟,悦目赏心。

 

        三、洞中探幽
    京东大溶洞有“五奇”之美称:一是洞龄奇,二是寻洞奇,三是钟乳奇,四是壁奇,五是石奇。“天下第一古洞”便是指五奇之一的洞龄奇。尽管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相差甚巨,但仔细看看,仍有自己的特色。洞内沉积分类有:石管、石笋、石珍珠、石钟乳、石塔、石幔、石人、石售、石花等,京东大溶洞恒温常年保持在18度,走进2500米长的大溶洞似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溶洞洞壁有的似片片浮云,有的如座座莲花,有的状如簇簇巨蘑,还有的似西风卷帘,有的又如一堆堆恐龙蛋群,镶嵌在壁上,引人遥想史前恐龙时代的原始美景。
    进入洞中,最先看到的是“龙绘天书”。由于地下水常年浸泡使岩石腐蚀,变化成为犹如一条龙在为我们绘制一幅天书,龙首形象逼真,经历地下河的水不断冲刷,在龙首上面的岩壁上形成了一幅只有它们才能看懂的天书。沿着崎岖不平的弯道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似龙似虎的神兽,它仰天长啸,欢迎着每一个游客的到来。在弯弯曲曲的隧道里,不时可见“飞天壁画”“蟠龙御壁”“神兽迎宾”“众仙聚会”“德道善缘”“天崩地裂”“蓬莱仙境”“江南春雨”“水帘洞”共分为八景区,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玉树临风”“西风卷帘”“鲲鹏傲雪”“天外孤城”“观音礼佛”“观音渡燕”“无忧树下”“西天取经”“圣火神灯”等十处景观,其它还有“恐龙蛋”“龙蛋群”“僧众拜观音”“达摩面壁”“舍生神龟”“唐僧师徒”“乱云飞渡”“定军山”“五指山”“相思泉”“花果山上的小弥猴”“寿星赐福”“灵燕飞舞”“天女散花”“白羊引路”“阴阳界”“一柱擎天”“长空撒玉”“天王托塔”“郑和下西洋”等。
    当参观游览过程中,看见这一系列记录着人的意愿和理想的钟乳石图形,是一尊尊极富于抽象比喻的雕塑像,使我不由得联浮想联翩,这些所有由人命名的出神入画的形象,在人们想象中,由各种事物命名组成的,一幅一幅,许多代表人间美好心愿的活报图,极富寓意,且生动活泼,意义深邃美好,同时充分显示当地村民的高度想像力。
    此时此刻,见到在高高的岩壁上,由千年演化而形成的景物,享受着各种人类可以想象得到的美景,应有尽有,不禁令人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参观即将结束,我们通过讲解员得知,许许多多的钟乳石还在滴水中成长,不过,这种成长的速度极其缓慢,50-100年才能长高一厘米。期望明天将会诞生出更多新的景物,迎接天下朋友前去观赏。


        四、洞内钟乳石种类
    在距洞口100米左右的第一观赏区内,尽可领略五奇之一——“壁奇”的美妙景观。洞壁具有浮雕特色的“龙绘天书”,形态奇特,或似片片浮云,或如座座莲花,或如簇簇巨磨。这酷似浮雕的龙壁,却又有透雕的精美。也有文人雅士说,这是东海龙王携妻带子游玩京东大溶洞后留下的即兴之作,至于写的是什么,无人破解,故名“龙绘天书”。
    京东大溶洞第一绝妙景观就要属“飞天壁画”了。五位仙女在祥云中追逐嬉闹,好一派祥和之气,众仙女身后的花园奇花异草,美不胜收,如此天赐神笔怎能不叫人赞叹!它之所以可以成为京东大溶洞的一绝,不仅有敦煌飞天的神韵,而且具有浮雕的“技法”,京东大溶洞之“壁奇”可见一斑。
    在距洞口110米左右的第二观赏区内,一个名曰“神兽迎宾”的怪异雄伟的景点彰显了京东大溶洞第三奇——钟乳奇的特色。所谓“钟乳奇”是指在庞大洞中,各种高大的钟乳石耸立其间,遍布于整个洞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其实这些钟乳石都是滴水沉积岩用形成的沉积物,溶洞中富含重的碳酸钙的地下水,呈水滴状从洞顶岩缝中渗出下落,随着洞内压力降低,二氧化碳逸出和水分蒸发,部分沉积物碳酸钙滞留在洞顶小水滴四周,形成附着在洞顶的一小突起,日久天长,在洞顶面形成一条条下垂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尖锥体,有的尖锥还不停的有水滴滴下,形成钟乳,故名钟乳石。钟乳石还会呈现出白,黑和棕红色等颜色。它的颜色和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方解石的可能颜色中就有白,黄和黑色;石膏的颜色中也有白,黄和棕色的可能。而一般呈棕红色的,多是含有三价铁的原因。如果水通过了煤层,则会形成全黑的颜色。其他的颜色成因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风化,人为破坏等因素。另外钟乳石必须在洞道全充水状态后才能生成,所以岁数一般都比洞穴的形成年龄小的多。一般说来,洞中最古老的钟乳石大约在35万年以上,100万年以内,这类的外表都表现为严重的风化剥蚀状态;年龄在15~30万年的,外表色泽较深(褐色或灰黑色),表层轻微风化但未成层脱落且已经停止生长。10万年以内的,色泽较浅而且表面光华坚实;最年轻一代的年龄是2000~20000年。其次钟乳石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据科学家监测,石笋一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一万年增高0.6~1.2米,而且石笋的沉积速度最快,石笋的生长速度与经过其表面的水层厚度有关。水滴刚刚落下时,形成的水层是最厚的;随着它向各个方向分散流淌,水层会越变越薄,水层越厚所含碳酸钙越多,沉积物积累越快。所以水滴落下地点生长速度最快,这就是石笋的笋尖;越往四周生长越慢,最终形成圆锥体形状的石笋。其次,洞中“鹅管”十分发育也是本岩溶景观的一大特点。鹅管向下生长,很细,中空,管壁洁白透明。这些鹅管因洞顶渗水还都在生长,而且大约每50秒都会有水滴滴落,可以说大溶洞既古老又年轻,据科学家测定,鹅管一万多年才生成一厘米。然而,池水沉积又有边石,晶花,穴珠等。
    此外,在京东大溶洞,石珍珠,石葡萄随处可见。和弹球一般大小,还有大片的“石花”。铁树开花要千年,石头开花谈何易!圆圆的,玉米粒般大小呈丛花状簇簇散布在洞壁或岩石上。由于溶洞温度湿度的变化,洞内含有碳酸钙的雾气水凝结在岩壁上,碳酸钙沉积形成朵朵绽开的鲜花,故名石花。除此之外,大片石幔呈布帐状悬挂于洞顶和侧壁,整齐罗列着。用手指轻轻敲击,每片石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源于密度不同),便可演奏一支完整的曲子,酷似编钟,妙不可言。更奇特的是,在“西风卷帘”的景观内,石幔一边生长一边自动卷起来,这可是其他岩溶洞穴无可比拟的,也彻底的展现了京东大溶洞“石奇”的华采。
    世界上的溶洞很多,可是没有洞口却能凿出溶洞,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这一挖过程和精神也足可以成为京东大溶洞的又一奇——寻洞奇。


        五、岩洞成因的科学分析

    透过京东大溶洞的“五奇”,栩栩如生的景观令游客犹如走进了人间仙境。与此同时,京东大溶洞的形成机理也极其复杂。
    经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其形成机理主要历经了六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成岩时期,发生在距今14~15亿年的中元古代,当初华北地区是汪洋大海,平谷附近在滨海一浅海环境下,沉积厚度达1000余米的碳酸盐岩,并夹杂着多层燧石硅质条带和团块结核,形成近水平状态的沉积地层,可溶的碳酸盐岩和难溶的硅质层(带状或结核状)相间,是溶洞的“母岩层”。第二时期为造山时期,距今8千万年~1亿6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白垩纪时期。地球经历了10多亿年的元古代——古生代的缓慢陆海变迁,到1亿6千万年的中生代时期强烈活动:板块碰撞,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层发生褶皱断裂,这就是地质学上著名的“燕山造山时期”。这时候基本奠定了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的格架,山区隆起,平原下陷,地层倾斜,溶洞周围的山地都是这个时期隆升形成的。第三时期是距今300~6500万年间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又成洞时期。区内隆升为山地的碳酸盐岩,经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冲刷,运移。期间山地缓慢抬升,水流作用也随之成为梯级下切,溶蚀,运移。表现特征是:在岩层裂隙构造发育的佛山腹地,海拔标高125~200米的区间内形成双层结构式的溶洞,为再生化学沉积景观提供了空间。距今100万年~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期为早期沉积时期。在区内良好的地质环境下,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沿着各种裂隙渗流,使碳酸钙含量逐渐增高,遇到第三时期形成的溶洞空间,则以不同沉积方式形成各种岩溶景观。第五时期为震动时期,距今100万年左右,受区域上地震活动影响,溶洞内大小不一的岩块多沿裂隙断层破裂而垮塌滚动坠落。在溶洞中见到的塌落倒卧的岩块及生长在其上的钟乳石景观多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最后一个时期距今100万年~现在的第四纪全新世时期,称为晚年沉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主要是地表水继续沿碳酸盐岩裂隙缓慢入渗,并以不同方式继续着化学溶蚀——沉积作用。以上就是京东大溶洞的形成机理要历经的六个时期。
 京东大溶洞主要为岩溶洞穴景观,以发育在距今15亿年的元古代生成的海相碳酸盐岩中为特色而享誉国内外。洞内主要有溶蚀侵蚀,化学沉积和动力作用三种类型景观。

第一种类型:地下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景观
    于在距今15亿年~14亿年间元古代海相地层沉积时的碳酸钙,镁和二氧化硅等物质成分变化,在易溶的碳酸盐岩层中常夹含难溶的燧石硅质条带或结核团块,它们在受到地下流水的侵蚀溶蚀时,可溶的碳酸盐岩易被溶蚀成凹陷状,而难溶的硅质层或结核团块则凸现出来,经长期侵蚀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天然造型。其中以“龙绘天书”“飞天壁画”等景观最为代表。 

第二种类型: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景观
    在京东大溶洞里可以见到滴水型,渗透水型,流水型,飞溅雾气水型和停滞水型等五种化学沉积方式形成的几十种景观形态。
   (一)滴水沉积方式形成的景观
    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沿着裂隙流动时,由于溶蚀周围碳酸岩盐层,形成富含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渗滴过程中碳酸钙不断沉积聚集,一般在洞顶形成由上向下生长的石钟乳,以及石笋,二者连接一体则称为石柱,还有正在发育的鹅管。
    (二)渗透沉积方式形成的景观
     当富含碳酸钙的水溶液沿着溶洞侧壁上不同方向的裂隙缓慢渗透时,由于受碳酸钙溶液浓度,渗流速度和裂隙面产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沉积的碳酸钙形态有的成石盾状,有的成石旗状,有的成石幔状。这类景观在大溶洞中大多以单体出现,让人在众多岩溶形态丛中颇有锦上添花之感。
    (三)流水沉积方式形成的景观
    当富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长期沿着利于流水运移的裂隙或洞穴通道的底界面缓慢流动时,碳酸钙不断在坡面上沉积。由于坡面倾斜角度,流水速度和溶液溶度等因素控制形成大小不一的“壁流石”“边石坝”“石帘”等沉积形态,形象逼真。
    (四)飞溅雾气水沉积方式形成的景观
     当富含碳酸钙的水溶液由洞顶渗漏下滴时,有时会溅起水花,形成雾气,其中含有的碳酸钙会在适当部位附着沉积而形成“石花”“石枝”等形态。它们在洞中偶尔可见,如同花朵绽开在岩溶空间。
    (五)停滞水沉积方式形成的景观
 溶洞中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流动渗滴过程中,遇到洞中底板凹坑处常聚集停滞,经长期流动补给,停滞水中的碳酸钙则在水下慢满聚集沉积形成“石珍珠”“石葡萄”“云盆”“水下晶花”等形态景观。 

第三种类型:地球动力作用造就的景观
    溶洞中的崩塌堆积景观主要由地震等地质动力活动因素影响,岩块突然向下塌坠滚落而造成的。例如在溶洞中可以看到或横生,或斜出,或倒挂的钟乳石,这实际上是因为地壳或岩石圈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异,热对流,地球自转等原因产生变位或变形,又由于这个景区,经科学研究,约在100万年前后,本地域上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造成洞中岩块崩塌坠落。从而使生成后的石笋随塌落的岩块倾斜,原来尖端向上的石笋也随之倾斜,由此便形成了或横生,或斜出,或倒挂的钟乳石,而这些钟乳石也正是地壳运动的最好证明。
                        
    京东大溶洞全长2500米,却让游客们穿越了长达15亿年的地质时空隧道,进入神秘的地质历史演化空间。能亲手触摸距今15亿年的地质的远古时代时期海洋环境生成的岩层;领略1亿6千万~8千万年间中发生在燕山造山运动产生的底层倾斜断裂的构造遗迹,看到300万年前~7000万年第二世纪时期被流水溶蚀,侵蚀,冲刷形成的溶洞空间及残留的沉积行迹;更观赏到大溶洞中100万年以来由多种化学沉积方式塑造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景观,如同进入了人间仙境。


部分资料来源:
文章《京东大溶洞的成因》 作者李天雪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