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02 10:53:28)
标签:
教育 |
⊙校园论坛
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学校管理者必然要实践并思考的重大课题。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要靠理念超前,二要靠管理规范,三要靠队伍过硬。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践行这样的办学思想。下面结合我校管理的实践,谈点自己的有关思考和做法:
一、与时俱进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我校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品牌小学。
——以人为本,区别于“以物为本”、“以事为本”。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落实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发展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以人为本,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观。一要尊重、信任教师,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体贴、情感上尊重。二要激励教师,按照县局“师德建设八项规定”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爱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困难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用“三比三看”的教学管理机制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要发展教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师在创造中体验成功、体验荣誉、体验成就。
二、遵循规律 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制度管理是基础。规章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自律性,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章立制,要让教师参与。这样教师执行起来就有很高的自觉性。
实行民主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确闪耀着哲理的光辉,但说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则更有哲理性。校长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校长决不可用“家长制”、“一言堂”来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权威。只有善于从班子成员中汲取“营养”,才能使决策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即使是自己的决策正确,也只有变成领导集体的共识才能付诸实施。所以,校长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科研兴校 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办好一所名校,必然要有一大批骨干教师来支撑。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走教科研之路。我校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1、实施骨干教师带动战略。我校中青年教师多,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函授、进修等,学校舍得投入,因为参与就是最大成功、培训就是最大福利、提高就是最大报酬。目前已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正在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第二方阵。
2、支持并帮助教师参加市、县、乡、校等各级各类优质课、电教课竞赛活动,观摩、研讨、教改活动,参加“送课下乡”活动。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观看名家示范课并及时举办互动反思教学论坛。组织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报告。学名师,学洋思,成效突出。
3、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又促进了学校教师的发展。学校教研立足于本校,以反思为前提,以平等对话为特征,以自己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便于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等优点。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加校本教研,给教师订专业报刊杂志,并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人人撰写课题论文,把教学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努力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目前,已有部分教师的课题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在省级报刊公开发表。
学校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凝聚力量,打造一流,创建出规范加特色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