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 花 灿 灿

(2015-06-30 03:09:12)
标签:

夏立华

组诗

故乡

普通人

女人

分类: 画龙点睛:序跋评论

夏花灿 灿

——夏立华《点缀集》序

                                文村山

夏立华是我的肇源老乡,一个让我引以为骄傲,令人刮目相看的女诗人。我们认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而后又都背井离乡,也许不想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不时总有一些小聚。就是在去年的一次聚会上,我得知她已出版了两部诗集、一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不觉为她的才华而赞叹。从今年五月初至六月中旬,我陆续收到她发来的199首修改后的诗稿,含 9组组诗,名曰:《点缀集》,嘱我作序。同乡之谊、信任使然,我欣然动笔。当我写下序言的提纲,不禁哑然失笑,这哪是什么序。分明是一篇读后感,敝人的才疏学浅略见一斑。

今年的初夏特别寒冷,有人调侃说,走过了冬天,却在夏天里冻死。以教授知识为己任的夏立华,用一朵朵诗歌的小花,温暖和美丽了这个夏天。从一簇簇绽放的诗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绚丽多彩的情怀。

感恩,她是大地的女儿,故乡有着牵肠挂肚的思念

作者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贫苦家庭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她外出求学、打工,直至从事今天的私立教学。她的步履是流动的,她的工作是变动的,她的诗歌是灵动的。在她行吟的路上不变的是她那颗关注家乡,关爱家乡父老的心,她的诗总是散发着泥土的芳芬。

    故乡的田野多美你把雨后的彩虹插在中间送给我多么接地气的花篮

——这首名曰《花篮儿》的小诗意境优美,情致婉约,凝聚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情思。

     父亲,泥土加种子我们称它  为春天一朵野花加一朵落日我们称它  为餐桌餐桌上  一位老人加一杯红高粱我们称它  为怀念在怀念的边缘  一滴雨加一片雪我称它  父亲父亲,再加上什么你才能再听一声我在叫您爸爸

——从这首《雨加雪》的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更感受到她奇特而贴切的比喻,几近于完美的创作手法和语言艺术。故乡的土地是她灵魂的教堂,教会了她朴实、真诚和善良,也喂养了华夏历史的沧桑。荷锄父兄弓曲的脊背,让她看到了山峦和力量。站在父兄的肩膀作为起点飞翔,历史承载多少苦难、沉重和忧伤!幽深岁月是我们的九曲回肠……

五月  轻轻按了几下紫丁香的花瓣儿一缕缕阳光立即和故乡连上了wifi

——多么空灵隽永,洒脱飘逸的诗章!超尘拔俗,意蕴悠远。英语入诗,给人们带来一丝爽意。这首《五月,阳光给故乡连上了wifi》升华了乡愁诗的品位,连上无线路由器的故乡,抚慰了远方游子的朝思暮想。

夏立华是勤奋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作出500余首诗作。收入此书的199首诗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写家乡人物、事件和景观的,足见她对家乡的一往情深。组诗《感恩录》记载了她人生旅途上的知恩图报。其实,她的每一首诗都是对大地的感恩。她是家乡土地上培育出的庄稼,她的子实饱满永远是故乡的骄傲。

倾注于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女性是她命运的共同体

出身贫寒,游走于私立学校之间,活动在社会底层,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夏立华,注定了她草根诗人的地位。她生活在普通人中间,关注着普通人,描写着普通人,心中凝聚着百姓情结,笔下展现着百姓风采。卖渔翁、种田人、三轮车夫、烤地瓜的阿姨……都是她同情、赞美和歌颂的对象。

把好天气贴上绿色的标签远方和近处多像一双筷子夹着种田人的心愿……(《播种人》)
   
他没穿雨衣
一把伞半撑在我的头顶多像我的父亲我流着泪在那道闪电来临之际给您一次热舞(《雨里拉三轮车的陌生人》)

您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述三尺外的春天和秋天……‖一个学生心怀一个大家两个学生心怀一个祖国三个学生心怀一个世界(《弹粉笔的吉他歌手》)

在关注普通人的同时,她更多的是关注普通人的女性群体。绣乡路的母亲、插稻秧的妹妹、拾麦穗的小女孩都是她创作的题材。一组《雪莲集》写的都是女人:弄堂里的赤脚女人、不涂红唇的女人、着白色旗袍的女人、着粉色高跟鞋的女人、插稻秧的女人、堆雪人的女人、荷锄的女人、拾麦穗的女人……巾帼出诗人,诗人写巾帼,形形色色的女人撑起一个诗意的天空。

《背着儿子卖鱼的母亲》一看题目就让人心酸:母亲捏着水花一条小鱼游来分享顾客撒过来一张网挡住孩子舞动的船帆母亲用红花瓣儿数着一两片冲淡儿子泪水的春天……

《母亲的白发》引来多少牵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一个婴儿在母亲的头顶玩耍母亲没来得及抱下来欢笑把一缕缕青丝捻成白发……
    《阳光里思乡的女人》仿佛写的就是她自己:她站在阳光里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影子老家的篱笆墙一样挡不住阳光把一亩三分地洁白的连衣裙截成绿色短袖余下的化作蛙鸣唤醒一顷连一顷的稻花……

如果说余秀华的诗体现的是残月之美,那么夏立华的诗则展示出朝霞之艳。女性之于诗,本身就是美。期待着她像余秀华般被发现。

 疑惑,向苍天发问,细腻的情感总是憧憬美好

七零后的夏立华本应四十而不惑,可是在行吟的路上却常常发出三闾大夫般的“天问”。

在你的清晨我只是一颗暗淡的本来是太阳的礼物何打上了黑夜的包装(《疑问》)

淡淡的星光刻意留言为何邀请太阳做嘉宾她一来夜散了赊来的三两月光怎么偿还(《留言》)

哪里来的脚步从雪峰滴到谷底如果出发以天为起点如果归来︱是否收起大风之刃……(《如果》)

然而,她又是快乐的,坚定的,在奔向缪斯之神的道路上满怀憧憬,矢志不移。

天和地如同小巧的豆荚一把水做的钥匙(《藕之梦》)
   
一朵中国莲盛开花瓣间柔美的缝隙夹杂着我的目光……我会用一辈子的时光永永远远为中国莲歌唱(《你擎着蓝天在松花江的浪花上》)

   《点缀集》就要问世了。是星星就会点缀夜空,是鲜花就会点缀大地,是憧憬就会点缀梦幻。夏立华的诗篇点缀了乙未年的文坛,且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诸多诗作见诸报端和获奖:《刻葫芦》发表于《安徽文学》、《播种》发表于《华语诗刊》、《和春天痛痒相关的诗行》(组诗)发表于《松基三井文艺》、《海边》《撒哈拉》《邻居大姑走了》《卖渔翁》《白露的歌声萦绕》《红月亮》入选《中国草根作家》、《雪莲集》(组诗)入选《中国诗词大观》、 《那片雪花是梅的指甲》《草叶诗人》、《和春天痛痒相关的诗行》(组诗)入选《诗歌阅读》和、《海水角诗词》。《荷叶上的青蛙是你的签名》(组诗) 获得2015首界届鑫云杯”全国文学大赛三等奖、《弄堂里的赤脚女人》《着粉色高跟鞋的女人》《插稻秧的女人》获 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 二等奖。可谓创作多多,收获颇丰。

新诗百年,良莠不一,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人们的审美观、价值取向迥异,公信力、评判标准缺失。如果对《点缀集》硬要挑什么不足的话,我看那也是稚嫩不掩纯真,短小更显精悍,琐碎但有张力。

任尔红尘缤纷,我自清静尔雅。夏立华把自己的锦瑟年华交付于诗歌。诗焰烈烈,夏花灿灿,一叶心舟徜徉在文字的水意葱茏里。

瑾以此文为序;瑾以此序代贺!

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进口肉
后一篇:紫生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