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宏谋辑《从政遗规》廿一章

(2017-10-15 07:34:15)
标签:

清代

陈宏谋

《从政遗规》

辑纂

分类: 品读

读陈宏谋辑《从政遗规》廿一章

 

一、为政之道有三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

司马子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寡而见功多。

——南宋吕大中《舍人官箴》

二、为政有五瘴

仕有五瘴,避之犹未能也。急征暴敛,剥下以奉上,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刑狱之瘴也;晨昏荒宴,废弛王事,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耳目,帷箔之瘴也。有一于此,民得以怨之,神得以怒之。

——南宋梅挚《五瘴说》

三、为政难,难在识人心

人之情伪,有易有险。险者难知,易者易知。易知者,虽谈笑之顷,几席之间,可得其底蕴。难知者,虽同居共事,阅月穷年,犹莫测其意之所向。

虽然,此特系夫人之险易者然也。又有众寡之辨焉。寡则易知,众则难知。难知非不智也,用智分也。易知非多智也,合小智而成大智也。

故在上之人,难于知下,在下之人,易于知上,其势然也。

处难知之地,御难知之人,欲其不见欺也盖难矣。

——元代许衡《语录》

四、功利之心,罪恶之源

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

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者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者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教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呜呼! 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柄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

——明代王守仁《传习录》

五、容人难,容贤人更难

凡媢嫉之人,不能容贤,总是我见之为累耳。有闻其名,雅相慕敬,及至面前相对,便有一二事忍耐不过,积久愈成仇隙。

故容远贤易,容近贤难;容贱易,容贵难;容暂易,容久难。何也?气相触也,才相抵也,名相倾也,势相轧也。而彼贤人,亦未能尽平心无我。交久以后,实见他有不足处。往昔慕德,已认为错敬;今朝嫉贤,反觉为平心矣。

夫是之谓实不能容,彼实是消遣不下也。审若此,安所尽得化人而用之?故有君子相遇,而卒悖戾者,弊正坐此。

须是平日克己平情,挺身为国,于一切毁誉爱憎,纤毫不挂,方能为子孙黎民造福也。

陈子曰:贤才亦有许多难耐处,容贤亦有许多难处,惟真心好贤者,止只有贤,他所不计耳。

——明代颜茂猷《官鉴》

六、贫富均,天下安

民之所以不安,以其有贫有富。贫者至于不能自存,而富者常恐人之有求,而多为吝啬之计,于是乎有争心矣。夫子有言,不患贫而患不均。

七、大臣法,天下治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故欲正君而序百官,必自大臣始。

——明代顾炎武《日知录》

八、执法须兼顾法、情、理

儒者不患不信理,患在信之过。而用法过严者,亦是一病。天地间,法情理三字,原并行不悖。

——清代汤斌《遗书》

九、天灾始自人祸

天灾流行,何代无之,数也。儒者不言数,咎在人。

兹地也,人虞诈欤?欲健讼欤?行谊悖欤?天物暴欤?淫祠盛欤?有一于此,足以致灾。

十、君子小人之别

一味疾人之恶,小人之祸君子者,十有八九。终日扬人之善,君子之化小人者,十有二三。

陈子曰:明此方能济事,不仅厚道而已。

十一、何谓读书人

书生即不能为朝廷建大功,持大议,以济时艰,然而爱人才,惜民命,书生或能为之。若不大破势分利欲关头,则气不扬,骨不劲。安有靡靡然、唯唯然,可任天下事哉!

十二、古今功名之别

今人见科目仕路中人,谓某某有功名矣。余不敢信,问客。客曰:列高榜,登甲第,得显官,居要路,非功名而何?余始知今人之功名,异于古人也。

古人之功,或在社稷,或在封疆,或在匡君,或在养民。古人之名,或在尸祝,或在口碑,或在文教,或在史传。一代之有功名者,不数人。一人之有功名者,不数事也。

何今人功名之多也?

十三、君子如水,小人似油

偶见水与油,而得君子、小人之情状焉。

水,君子也。其性凉,其质清,其味冲。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

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清魏象枢《寒松堂集》

十四、吏治日坏,何时可止

官无良心,无天理,民有不受其殃者哉?!

朝廷设官分职,皆为治民,而与民最亲,莫如州县。近来积弊成习,亲民者反以累民,甚有不知廉耻为何物。而天理人心四字,置之高阁不问矣。

噫!吏治日坏,如倒狂澜,何时止乎?

——清代于成龙《亲民官自省六戒》

十五、亲民之官,其要有三

亲民之官,其要有三。曰:息讼、薄赋、兴教而已。

——清代蔡世远《书牍》

十六、富贵乃成败祸福之大关

人当贫贱时,为善善有限,为恶恶亦有限,无其力也。一当富贵中,为善善无量,为恶恶亦无量,有其具也。

故富贵者,乃成败祸福之大关,不可不惧。

十七、为政之本在便民

平易便民,为政之本。

十八、陷民无辜,等于操刀杀人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同罪。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均恶。

——清代熊弘备《宝善堂居官格言》

十九、用人之道

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辨,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

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

二十、土有土产,民之灾也

云南大理府出石屏,官其地者,每劳民伤财,载以馈人。有李邦伯,独寓意于送行诗。诗云:“相思莫遣石屏赠,留刻南中德政碑。”

河南土产蘑菰、线香,宦游者,每取以馈当路。于肃愍公巡抚其地,绝无所取。有诗云:“手帕蘑菰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嗟呼!土有土产,民之灾也。

二十一、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

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天之生我,异于众人,与以治世之职,是造福于世之人,非享福之人也。

乃不念造福之理,事事为享福计。官署必欲华美,器用必欲精工,衣服必欲艳丽,饮食必欲甘美。甚且不但为自己享福计,且为子孙享福计。良田欲得万亩,大厦欲构千间,珍玩必求全备。百计搜索横财,以供享福之用。噫,误矣!

上天生尔为造福之人,今反为造殃之人。清夜自思,上天岂有宽贷也!

陈子曰:造福、享福二念,居官者人鬼关头。

——清代王之铁《言行汇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