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鬼才肖恩马克·扎克伯格社交网络之王 |
分类: 深水寒 |
电影《社交网络》的大部分情节是真实的,除了把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恋情描述的过于怪诞,惹得他很不开心。
电影的主线围绕两场官司展开,其一是外界熟悉的盗窃他人点子,其二是与同为Facebook创办人的犹太同胞爱德华之间纷争。
爱德华最早出钱赞助了初期Facebook的服务器等经费,原本打算让他出任公司的财务分析师,但是肖恩的出现,让爱德华变得非常尴尬。
肖恩何许人也?
他与范宁一起创办了音乐共享软件Napster,名噪一时,传统唱片业从此开始衰落,虽然之后被扫地出名,Napster被迫关闭。
他嗑药,他喜欢派对,他喜欢女大学生,他富有远见,是公认的IT界鬼才。
肖恩对Facebook的创意大加赞赏,同时帮助马克·扎克伯格确立了当初Facebook的战略,这种策略至关重要,让Facebook成为如今的社交网络之王。
这也是肖恩与爱德华之间的分歧。
肖恩认为Facebook要创造未来,而不必在意现在的营收,Facebook要玩酷,不赞成爱德华的主张——过早引入广告。马克·扎克伯格深深折服。
爱德华失宠,感觉十分不爽。后来被肖恩修理,股份从30%被降到0.3%,爱德华大怒,誓死要告倒Facebook。
肖恩的未来战略包括如下三部分,成功帮助Facebook在欧美扩张:
一、玩酷
暂时放弃广告。
二、还是玩酷,吸引风险投资
肖恩让马克穿睡衣去见投资商,肖恩为CEO马克定制的名片上加上了“婊子”,投资商被外星人马克雷倒,前期融资非常顺利,为Facebook的扩张打下良好的资本基础。
PS:
投资人是很聪明的,肖恩和马克这样做,只不过为了幽默传达Facebook创意和战略:玩酷到底,吸引年轻人。
投资商会意,谈判自然顺利。
三、捂盘玩酷,风靡欧美
Facebook肯定是要面向大众,却不急于向大众开放,其最主要目地是最大程度调起大众口味。
刚开始是美国少数知名高校,接着是伦敦的高校,先在知名高校之间流行,营造一定的神秘性,迎接未来的全面开放。
肖恩的未来战略就是玩酷,Facebook取得大捷。
后来,肖恩被Facebook踢掉,直接原因是他在私人派对上与未成年少女一起嗑药,被警察抓个正着,马克认为此消息对公司将产生负面影响,肖恩被迫辞职。
小道说是马克·扎克伯格打的举报电话,因为肖恩的生活太过放纵,经常联系不到他,除非你把他的手机打爆。
但也有人猜测,肖恩·帕克太过聪明,太过耀眼,他之前利用合同签字,轻松把马克犹太同胞爱德华做掉,让马克·扎克伯格心有余悸。
兔死猎狗烹,鸟尽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