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秀义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2014-02-20 17:51:29)
标签:

教育

分类: 工作规划

黎秀义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年)

 

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清远市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试行)》的规定,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名师带动”为主要模式,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发挥工作室团队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在全市学科教学教研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的目的。现结合连山县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制定本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定位及目标

本着“研究、提升、培养、创新”的工作理念,以营造研究氛围,提升研究水平,锻造教学精品,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为目标,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论积淀深厚,教学业务精湛,创新意识强,敢于实践探索,甘于奉献的名师团队,把工作室建设成名师成长的摇篮,热点问题研究的中心,优质资源整合的基地,优秀成果展示的平台。

二、工作内容

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主要采用师徒结对,专家进行讲授,指导;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和研讨学习、听评优质课,参与交流研讨;通过课题专题研究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自身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等方式。

1、组织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倡导教师系统学习中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新课程理论与英语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小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准确把握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切入点。

2、开展教学研究,锻造精品课堂

定期进入工作室各导师学校或外出各特色学校进行交流研讨与跟岗学习;由工作室各导师对进行学员的教学实践指导,帮助学员把脉课堂教学;组织参加精品课例观摩研讨活动,围绕研讨专题带着问题听课,积极发表见解,将研讨成果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深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城乡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把握学科品性,探索不同类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锻造精品课堂,打造特色教师团队。

3、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

梳理课改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所取得的经验,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和盲点问题,关注国内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动态,确立以《山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策略的研究》为总课题,开展小学英语不同年段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培养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4、开展专题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本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发展需要,聘请专家作专题培训,提升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实施课程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名师团队的共同提高;根据省内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的需要,组织名师工作室教师作培训报告或示范课,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促进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5、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整合和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收集优秀的教学成果,建立系统的资源库,以网络形式进行辐射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每月在工作室网站或微信平台发布教学反思、听课研讨心得、课题研究心得、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或就某个专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能,加强工作室的交流与研讨。

三、工作形式

以集中研讨、培训,分散自主研究,网络共同交流的工作形式,开展各项工作,既体现个性研究,又凸显合作、交流与分享。

1、统筹规划,集中研讨培训

名师工作室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教学研究发表会、专家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研究和规划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研讨教学、科研等问题,形成学科导向性的意见和策略。通过听专家讲座和现场互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自主研究,分散学习思考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带着所承担的任务,分散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形成具有个性的思考或观点,整合和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

3、建立平台,网络交流分享

名师工作室通过建立有教学研讨、课题研究、资源库、在线培训等栏目的网络平台,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与全市、全省外语学科教师探讨问题,分享智慧和成果。

4、档案记录,专业成长评估

    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工作室的最终目标,只有建立健全的成员成长记录,才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和评估教师的成长过程和效果。工作室将建立名师团队成员发展记录袋和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并将记录袋作为评估成长效果和筹划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四、工作职责

(一)主持人职责

1、负责制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方案、教师培养方案及各项活动方案。

2、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3、主持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

4、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和论坛等活动,组织教师到农村送课下乡或结队帮教。

5、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主持建立本学科教学资源库,整合和生成优质课程资源。

(二)工作室成员职责

1、配合主持人进行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每月参加一次名师工作室的学术沙龙。

2、承担名师工作室的网页筹建工作。开设个人博客,通过网上论坛进行教学研讨。

3、制定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

4、承担师带徒工作。每位名师工作室教师要带一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为徒弟。

5、承担听课、作教研课和教师培训等任务。

6、承担本名师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五、工作设想

本工作室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

1、制定《黎秀义名师工作室招收跟岗学员培训方案》

2、组建工作室

(1)人员构成

本工作室有主持人1人,导师顾问5人,成员8人。成员中5人在主持人所在的学校,其他学校3人。

(2)选拔办法

采取个人申请、学校推荐、量化考评办法,将思想品德、专业能力、教育素养和培养潜能等几方面,作为考察和选拔申请教师的条件,择优确定工作室成员。

(3)选拔条件

按照《清远市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试行)》,本工作室的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热爱小学英语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具备中小学教师资格并在岗在编的小学英语教师。

②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虚心好学,潜心钻研,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

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进行网络交流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

④符合以下条件的教师优先考虑:

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个人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含地市级以上教研室、教育学会举办的优秀教研论文评比二等奖)2篇以上;曾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或参与教材的编写、或有参与省、市骨干教师的培训经历;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在国家、省、市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功考核或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规划三年发展目标

撰写《黎秀义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1)教师培养目标

①成为学习型教师

通过参加本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系统理论学习,工作室教师有较深的理论积淀,能解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②成为特色型教师

通过参与本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确定自己的教学专题,能独立进行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能承担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送课下乡的教学任务,三年内在有影响的市级教研活动中展示并获奖。

③成为研究型教师

名师工作室的教师能够进行教学专题或科研课题的研究,能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三年内承担一项县级或以上的科研课题。争取每年一篇论文在有影响的市级或以上刊物上发表(获奖)。

④成为有影响的名师

名师工作室的教师经过三年的积淀、研究和提升,在教学和科研水平等有大幅度的提升,在理论、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就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和较高的造诣,在市内小学英语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影响。能承担市级或国家级的教学专题培训任务,在学科沙龙或论坛中作专题报告。

(2)学科发展目标

①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合作能力、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团队,形成一个引领学科整体发展的研究中心。

②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培训体系,形成一个规范、系统的培训中心,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建立一个集专家、教师、课件、课例、论文等成果为一体的课程资源库,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资源网络。

4、确定培训内容

(1)理论学习

①学科专业理论

组织本名师工作室教师系统学习学科教学理论书籍,系统学习《外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交际论》和《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学生双语报》(教师版)《英语知识》(大连外国语学院)等等。

②教育教学理论

《英语学习论》(胡春洞,王才仁)

《英语学习策略论》(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程晓棠、郑敏)

《小学英语活动设计与教学》(鲁子问)

《走向自主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施晓伟)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朱晓燕)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北京师范大学)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山西省教育宣传中心)

《小学英语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业务培训

①教学技能培训

以行走课堂系列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丛书》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

②教学专题培训

 围绕“小学英语预习策略”、“小学英语复习策略”、“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策略”“小学英语评价策略”等专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

(3)科研课题培训

申请市级课题《山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策略的研究》,通过外出学习、邀请专家作培训报告、学术沙龙等形式进行培训。

5、确定培训形式

①自主研修,定期交流

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推荐各种理论教育书籍,工作室成员自主学习和研修,名师主持人定期组织成员交流学习体会,并对困惑的问题进行解读。

②专家引领,理论提升

请省内知名的教学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

③学术论坛,智慧分享

确定教研主题,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公开教学,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以网上论坛的形式,进行课例研究或专题研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智慧,共同提高。拟研究的主题是:“小学英语网络评价策略”、“小学英语自主评价策略”、“小学英语合作评价策略”“小学英语活动评价策略”。

④外出学习,获取信息

派名师工作室教师参加各级有影响的教研活动或课题研究,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前沿的动态信息。

⑤承担课题,行动研究

在本工作室运行期间,申请一项国家级重点课题,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拟研究的课题是《山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策略的研究》。

6、培训考核

以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1)质性评价               

 ①积极主动参与本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

 ②能较好完成所承担的本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2)量性评价

名师工作室培训效果评价表

 

 

名称

数量

年限

级别

 

1

个人成长规划、总结

一份

三年学习周期内

优秀

撰写一篇反映自己专业成长发展的成长计划、总结。

2

公开课

一节

三年学习周期内

县级

以上

需承担包括送课下乡在内的展示课

3

科研课题研究报告

 

三年学习周期内

优秀

 

工作室导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室子课题的申报、实践研究与总结,撰写一篇有关工作室子课题研究的研究成果报告。

4

教学论文

一篇

每学期

优秀

每学期期末提交优秀教学论文

5

专题报告

一次

三年学习周期内

校级

以上

在整个学习周期内,每个学员需承担一次校级以上专题讲座。

6

学习心得

一篇

每学期

优秀

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2000字左右学习心得,并在网上发布。

7

网上论坛

一个

三年学习周期内

良好

建立个人教师博客,连接工作室主网站,及时更新资源。

8

教学设计

一篇

每学期

优秀

每学期期末提交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二)实施阶段(2014.8—2016.7)

1、制定工作措施

(1)启动名师工作室确定名师工作室人选。

(2)制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制度。

①实行项目工作制

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分为三个项目工作组,即:教研工作组(唐霞、孔凤兰、黄凤华)、课题工作组(黄小洁、谢丽丽、黄璐霞)、资源工作组(李静贤、孔凤英)。每个项目组的成员主要负责本项目的工作,同时也参与其他项目的工作。

②实行定期集中研讨制度

名师工作室教师每月集中一次,交流研讨上一阶段各方面的问题,布置下一个月的工作内容。每位名师工作室教师每月听徒弟课一节,通过网络指导农村结对教师一次。

③定期进行网上交流制度

每月确定固定时间进行网上论坛,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通过网络沟通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分享研究的体会。

④教育研究发表制度

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究发表会,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学习、研究体会或成果。

⑤送课下乡制度

每位教师每年以公开课、专题报告或参与式培训的形式到农村送课下乡一次。

2、制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日程

名师工作室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以每学期为一个工作阶段,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2014.1—2014.7

1.起草工作室方案   2.筹建名师工作室

2014.8—2015.1

 

    

1.启动名师工作室

2.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进行阶段交流。

3.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和个人博客。

2015.2—2015.7

1.筹备课题开题工作      2.主持人组织教学技能培训

3.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4.建立学科资源库

2015.8—2015.12

1.课题研究              2.教学技能培训

3.教学研讨活动          4.送课下乡活动

2016.1—2016.7

 

1.课题研究              2.教学专题研究

3.学术沙龙

2016.8—2016.12

1.编写论文集和案例集   2.撰写结题报告

3.教育研究发表会       4.送课下乡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6.9—2016.12)

形成教学案例集,教育教学论文集,专题课例集等工作成果,同时收入本名师工作室的资源库,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展示与辐射。

六、工作保障

(一)条件保障

名师工作室挂牌学校应为名师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并适当减少名师的日常教学和其他一般性工作。

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应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安排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二)经费保障

1、经费总额:根据清远市“三名”工作室建设要求,“三名”工作室建设经费由市、县、学校三级分担,市投入每个工作室建设经费为10000元,县和学校按市级专项经费1:1的比例配套专项经费。

2、经费用途:业务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添置书籍、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专家授课及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考察费等。

2014年2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