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偷”引发的思考

(2011-01-10 15:47:04)
标签:

育儿

利马

偷拿

八宝粥

纠结

这个标题或许有点....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来该怎么来命名了,

 

中午洗衣服的时候,突然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农村的房子都是一家一户的,而且很多都是挨着的,从这家房顶就能来到那家,

去年还在孕期的时候,我在屋里休息,邻居家一个6岁的小孩子来到我家的另一个房间,

拿走了两罐八宝粥,自己吃了一罐,然后把剩下的一罐拿回家告诉家人是嫂嫂(凡妈我)给他的,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小孩说漏嘴了,我说我根本就没见到他,哪来的送他八宝粥呢,

因为这家里人比较节俭,基本上不给孩子买什么东西吃,再加上小孩子看到别人吃什么东西都会特眼馋.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或许,用“偷”这个字来形容这个孩子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俗话说的好,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不无道理的,

我以前在幼儿园上班的时候遇到过不少小孩子拿别人东西回家的事件,

各个家长处理的方法也都不一样,有的不以为然,只是认为孩子好奇,有的利马跟孩子交流,跟老师沟通,

其中一次我印象特深刻,一个老师的手机在充电,一个小孩子装进书包拿回了家,

结果那个孩子的家长竟然教唆孩子到学校不要乱说,如果老师问了就说没有见到,不要说拿回家了,

 

造成孩子的偷拿行为,我感觉主要原因应该有下列情况。

1、放纵孩子或过度严格。

现在的孩子绝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要求视为圣旨,不管什么样的要求都会满足,使得孩子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会毫无顾忌的去拿,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偷窃。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严格,孩子希望得到别的小朋友拥有的东西,家长不能满足孩子,又不做任何解析,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非常失望,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2、缺乏对孩子的关注。

有的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那种东西,而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这种孩子通常是生活在父母都非常忙碌的家庭中,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那别人的东西,让小朋友去告状,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那到底该如何杜绝这样的事件发生呢?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这样解决,

1、分辨是非。

孩子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需要成人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孩子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再随便那别人的东西。
2、榜样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应该耐心教育,让孩子及时归还,并且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孩子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纠结....不知道以后到底要不要给凡宝吃零食,吃多了不好,特别是膨化食品,

但是如果不给他吃,他要是见到其他小朋友吃的话肯定会馋的,到底怎么办,纠结纠结.

 

http://s13/middle/695ec081t998952cc89cc&690


 

 
你遇到过下面的情况吗?如果遇到会怎么解决?最多可选5项
发起时间:2011-01-10 16:00    截止时间:2011-03-10 15: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