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轩卧听雨荷声
——《简单地喜欢你》创作手记

写作缘起于网络
这部小长篇的创作,来自一家出版社的约稿。
大约是在2004年,江苏少儿出版社总编章文焙老师约请我们“花衣裳”组合三位作家创作一套名为“少年网事”的丛书,要求题材是与青少年上网有关的事情。
2004年,青少年上网是个时尚而敏感的素材,当时QQ还没有这么盛行,网络上的聊天室就成了一种人际交往的新形式。
除了聊天室,还有论坛,也就是BBS。
那时候一些网虫自己制作论坛,记得我曾经常去“雨荷”的论坛,看她的帖子。她的论坛装饰风格是中国山水画,背景音乐也是中国古典音乐。
而最吸引我的是论坛上的两句导语——凭轩卧听雨荷声,点点滴滴在心头。
至今这两句古雅的诗句,还令我铭记于心。
记得我还曾和论坛版主“雨荷”取得过联系,当时她人在香港。当她得知我在小说中用到她的名字和论坛,感到十分惊奇与开心。
我还往她在广州的地址寄过书。
至今我都没见过生活中的“雨荷”,但我把雨荷写进了这本书中,成为书中的NO.1主人公。
丁小寒和雨荷
书中的“雨荷”,是性格内倾的女孩丁小寒的网名。
小寒内心纯净,家有慈父,以及事业女强人母亲,生活无忧。在学校,她有最好的朋友——性格开朗、人缘巨好的女孩罗独独,所以也不缺友情。
情感丰富而内倾的丁小寒,一直都深情地暗恋着幼儿园时代就是同学的班长李逊白。越是喜欢,就越不敢接近,这是她内心中挥之不去的甜蜜和烦恼。
在独独的影响下,小寒接触到了网络,在网上,她不是丁小寒,她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女孩“雨荷”。
生活中的小寒和李逊白基本没有交集,而在网上,“雨荷”却和“菜鸟老白”成了知己般的朋友。
但二人的知情权不同——雨荷知道菜鸟老白就是李逊白,而李逊白压根就不知道雨荷就是身边的同学。
岂止李逊色白不知,就连小寒的死党罗独独也不知道。
网上和网下,自己似乎变成了两个人——小寒体会到了网络的奇特。
在生活中,她胆小又内向,而在网络中,她却轻松挣脱了一切束缚,她大胆地和菜鸟老白交流,赢得李逊白的信任和友情,甚至还有一点异样的情感……
不但是李逊白,“雨荷”在网络中甚至成了一个神秘而又颇具吸引力的“小名人”,她在网站举办的慈善活动中表现出的善心和善解人意,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当然也有好奇。
午夜消失的女孩
就在小寒从网络世界中体味着另一种快乐和温暖的时候,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折。
一直是全家支柱的妈妈,因经济问题被抓;而在此事发生之前,大人之间还发生了一些事情——这是她后来才知道的。
李逊白的母亲,是小寒母亲的部下。因检举上司的经济问题,李逊白的母亲遭到了打击报复,是小寒的母亲给他全家带来了痛苦……此事也直接影响到了生活中李逊白和丁小寒之间的关系。
此时少女丁小寒面临人生中最严峻的挑战——母亲被判刑,而父亲一蹶不振。
而受到母亲劣行牵连的小寒,在学校也遭尽鄙视和白眼,友情尽失,不但李逊白对他冷脸以对,就连死党罗独独都不理睬她了。
孤立无援的小寒,远走他乡,寄居在亲戚家,从此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网上的“雨荷”,也午夜12点与大家告别,从此消失。
丁小寒的回归
很多年过去了,大家其实都没有忘记雨荷,也没有忘记丁小寒。
在高中毕业的聚会上,罗独独因为思念小寒而哭泣;而李逊白,也因为终于得知小寒就是网上那个令他一直难以忘怀的朋友“雨荷”而惆怅不已……
很多往日雨荷的朋友都没有离开,一直在等着雨荷在网络的回归。
世事变迁,少年的友情其实一直都还在——虽然它已深受伤害。在一个狮子座流星雨来临的晚上,已各自上了大学的老同学,相约在聊天室重新相聚。这时候,聊天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就是曾经的雨荷,现在的翠微。
其实她就是经历坎坷、最终在爱的事业中找到心灵归宿的丁小寒。
小寒带着她支教的山区孩子,来到北京,来到著名的清华大学……此刻,她和孩子们竟然就在李逊白隔壁的机房……
李逊白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
他仿佛看到,那个扎着麻花辫子的青涩女孩穿过岁月的丛林,越走越远了……虽然,此时此刻,她就在他的面前。
就如重新来到网络的雨荷所言:“岁月更替,斗转星移,无论雨荷还是恐龙,都要长大。我们全都是这样,长大、成熟,不可停留。不变的,唯有那份珍贵的记忆。”
成长没有回归路。
补充的话
很多读者责怪我没有给故事一个大团圆的完美结局。生活原本就是充满了缺憾,不是吗?谁说缺憾不是一种美呢。
这个故事的确很感伤,或许可以看作是对青春的祭典。
最后要感谢苏少社文学室薛屹峰老师的指导,在那之前,我写的都是短篇,或者系列短篇组成而成的书稿。第一次写长篇,薛老师点拨我,第一,要掌握好整个故事的节奏;第二,要写出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
薛老师的点拨,能让我受益终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