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刊登于《课外生活-阳光姐姐》杂志2012年第11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当别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季节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夏天!”当我被问到最讨厌哪个季节的时候,我也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冬天!”
这种好恶感,大约都来自童年时代的体验。
我的家乡在皖南,虽然是南方,但冬天却比北方要难熬得多。
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冬天也会下雪,但是,室内却都没有暖气设备——这不像北方,室内因为都有取暖设施,所以尽管室外大雪飘飘,室内却像春天一样温暖。
北方人冬天进了暖呼呼的房间,会脱掉围巾和厚厚的棉衣,只要穿着毛衣就可以了,四肢能自由伸展,空气也是暖融融的。
当我们得知北方人可以这样过冬的时候,别提有多艳羡了!
我们这里的冬天,市内和室外的气温几乎是一样的,一个字——冷;两个字——湿冷;三个字——很难熬。
本来气温就低,再加上南方气候湿润,那种湿冷的滋味,是一种进入到骨髓中的寒,的确是很难熬的。
那时候我们都没见过空调,因为皖南产木材,所以家家都买木炭来取暖。木炭放在火盆中烧着,全家围着火盆坐着,至少脚可以烤得暖暖的。
但在学校里,我们就很可怜了。
教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我们一坐就是45分钟,很多人一边听课,一边对着手哈热气,还不断地跺脚。
我的手冻得僵硬,写字都几乎无法握笔。
最痛苦的是那双脚——虽然我穿着棉皮鞋,脚上还套着两双袜子,可还是抵挡不住寒冷,脚被冻得生疼生疼,像是要掉了一样。
有一天做早操的时候,我感到脚已冻得受不了,竟然站在寒风中哭泣起来……
印象中,有很多次在寒冷的风中哭泣的时候。
事隔这么多年了,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的家庭也纷纷装备了空调、锅炉等取暖设施,南方的冬天也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了。
可是,南方的学校却大都条件依旧,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痛苦的冬天的回忆,那时候没办法,是因为条件有限。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室依然还和以前一样,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冬天里,依然承受着我们童年时代的痛苦。
请别和我说孩子需要吃苦什么的,在我看来,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舒适应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且制造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会产生一生的良性影响。
把学校当成了斯巴达克斯训练场的大人,该是多么心狠和心硬的大人呢?
衷心地希望,不要再有孩子在寒冷的校园里伤心地哭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