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位白发苍苍的老石匠,他不仅手艺精巧,还善写对联。他一生为人修了不少石架桥,但是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当修
好一座桥,就要写出一阕上联,向过桥的人征求下联。
有一次,一个刚愎自用的秀才听说此事,就轻蔑地对正在修桥的老石匠说:“你一个粗手大脚的石匠,也敢舞文弄墨?简直是想脸上贴金,附庸风雅嘛!”
老石匠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说:“岂敢岂敢!老汉不过是忙中取乐,凑凑热闹而已。”看着秀才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老石匠又接着说道:“过,我这里有副未写完的对子,看你能不能对出?”秀才倒毫不在乎,就大言不惭地说:“快说,我对出后,还要继续赶路。”老石匠就指着刚落成的石桥说: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这阕上联,看似容易,实际上非常难对。它包含有“大小”、
“拱平”、“南北”三对反义词。可怜的秀才听后,如坠云雾,任他苦苦思索,还是一头雾水,对不出来。这时,旁边已经聚集了一堆看热闹的乡亲。秀才从来也没这样丢过脸,他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不出来,只好傻乎乎地站在那里发愣,众人议论纷纷,
都说秀才是自讨苦吃。
这时,有个大婶拨开人群走到秀才面前说:“你对不上,我可以帮你呀?”秀才以为大婶是有意奚落自己,就没好气地说:
“你就赶快说下联吧!”哪知,大婶竟从从容容、有板有眼地念 出下联:
短棉条,纺长纱,织大布,做小衣,遮前遮后。
呵,还真有两下子。秀才心想,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竟不如没读书的石匠和大婶。大婶见他一言不发,赶忙打圆场说,
“你只晓得搜肠刮肚,不看看实际,恐怕想破脑壳也想不出呢?” 秀才听了,满面羞愧。从此,他再也不敢瞧不起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