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一生留下了不少的妙对,下面就讲他与柳亚子、萧三和茅盾之间发生的一些趣闻。
那是1944年的冬天,郭老在重庆的寓所为刚刚抵渝的柳亚子洗尘。两人都是知名的诗人,所以互相诗词唱和,形同知己。有趣的是,两人都是由文人走向革命的经历。柳亚子就随口作出一上联:
才子居然能革命
郭沫若微微一楞。因为这上联随手拈来,却极为妥当。联想两人的不寻常经历,他马上对出下联:
诗人毕竟是英雄
两人在瞬间就完成此佳对,真是妙不可言。后来,著名的金石家曹立庵将此联刻成一方石章作为纪念。
1961年初,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刚刚搬迁到海南岛。建院初期,师生们自己动手,艰苦创业,一面开荒建房,一面上课学习,决心把这里建设成我国热带作物研究基地。一天,著名的老诗人萧三到研究院参观。院里的同志拿出几
本打印的《群众创作》给他看。这都是院里职工自己创作的,尤以对联居多。萧三看后,非常高兴,幽默地说:“我也来凑个热闹吧!”
说完,他兴致勃勃地挥笔。题了一阕上联:
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写完,他故意把下联空着,并留下一行字:“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才过三日,郭沫若凑巧来此参观。当看到萧三的上联后,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笑吟吟大笔一挥,续了下联:
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
其实,郭老与茅盾之间也发生过同样的趣事。那是六二年秋的事,茅盾到广东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大家请他题词留念。茅盾欣然同意,提笔写出一阕上联:
剪纸斗彩,秋色迷人;
没写完便落了款,故意空着纸的另一半。观者都不解其意,
茅盾却笑而不语。不久,郭沫若也来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他看到茅盾留下的上联,笑着说:“茅公是出难题考我呢!”便提笔在纸上的空白处,补出下联:
作字题诗,春风满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