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雍仲本教经典描述:印度往北过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冈仁波齐。一条从冈仁波齐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玛旁雍措。有四条大河由此发源,流向东、南、西、北四方。这四条河就是马泉河(下游为雅鲁藏布江),孔雀河(下游为恒河),象泉河(下游为萨特莱杰河),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四条河孕育了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四条河之源的岗仁波齐与玛旁雍措被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本教四大教派公认为神山和圣湖,成为各个宗教共同信仰的中心。
1、219国道边的观景台经幡招展

2、南望,是圣湖玛旁雍措与纳木那尼雪山。

3、北望,是金字塔形的神山冈仁波齐。

在玛旁雍措的西侧,我们离开了219国道,进入S207省道。前方,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措,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玛旁雍措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也是我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玛旁雍措南侧的纳木那尼雪山,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694米;玛旁雍措北侧的神山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656米。这两座著名山峰周围发育的冰川,是玛旁雍错的充足的水源补给地。由此形成的玛旁雍措湿地,平均海拔47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西藏高原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湖泊湿地。
4

5

6

奇怪的是,在玛旁雍措的西面,还有一个大湖--拉昂措。两湖一路相隔,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是蓝得心醉,但玛旁雍措是淡水湖,拉昂措却是咸水湖。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被称为鬼湖。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地理水文气候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湖床抬升水位下降而形成。天使与魔鬼有时候就一步之遥,这是老天爷在告诫人们吧。
晚上九点半,我们穿过两湖相隔最近的路段,来到鬼湖拉昂措边。因为纳木那尼雪山的阻隔,这里能看见神山,而看不见圣湖。西藏与内地其实有一小时以上的时差,这时候太阳刚刚下山。夕阳下的山山水水,全部沐浴在金色之中。这一刻,即使是拉昂措,也显得深邃而温柔,完全没有鬼气。
7、背后的纳木那尼雪山
8、前方的拉昂措
9、最后的一抹阳光
10、云层有点厚,神山半遮面。

11、西边的晚霞

12

13

14、东边的彩云
15

次日一早,我们来到圣湖湖边,等待第一缕朝阳的出现。清晨的玛旁雍措,在纳木那尼雪山的护卫下静懿而高雅,难怪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要把它称为“西天瑶池”呢。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太阳起来了,我们回到了住宿的八嘎乡堆八村。

住的是村里的土屋。土屋的左侧是一个大间,藏民一家在这里过夜,右侧是一条走廊,两边有7、8个房间。每个房间有3-4张木床,有个热水瓶。条件很简陋,但有电。我们拍摄回来,藏民刚起床。交谈后得知,房子是村里统一建的,承包给他们管理。
29

30

31

32、住宿的土屋不供饭,吃饭在另一家。

33、这是真正的藏民的家,里外两间。

34、早饭后,我们上了村口极物寺旁的山坡。

35、山顶上铺满了玛尼石

36、居高临下,玛旁雍措与堆八村尽收眼底。

37、远远的,还可以眺望神山冈仁波齐。

38

39

40

41、再回到219国道,近距离感受神山的气魄。

42、再次经过神山是两天后,天气变了,雪也好像少了些。

仰望神山,走近圣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附:神山圣湖卫星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