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喀什(Marrakech)是摩洛哥“三色城”之“红城”。因为周边都是富含铁元素的红色土地,所以马拉喀什的主色调就是红色。上至王宫下至民居,外墙的颜色都是红色。
1、车拍古城城墙
建于1157年的库图比亚(Koutoubia)清真寺是马拉喀什的地标性建筑。其宣礼塔用红色石头建成,高77米,是当时北非最高的建筑物。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宣礼塔(其他两个是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吉拉达塔)中最古老的一个。
2、库图比亚清真寺
中世纪时,马拉喀什曾两度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老二。巴迪皇宫(Palais de
la
Bahia)深藏在老城的小街之中,是摩洛哥少数对外开放的皇宫之一。但是地陪告诉我们,巴迪皇宫实际的使用人是当时苏丹国的大维齐尔(即伊斯兰教国家的首相)。看看这皇宫的格局,感觉地陪之介绍是可信的。
3
4、皇宫的中庭
5、马赛克的装饰保存的挺好

6

7
8、皇宫的花园,感觉这才是最奢侈的。
马拉喀什老城始建于公元1062年,旧名就叫“摩洛哥城”。老城以城墙围绕,保存完好。城内房屋密集,街巷交错,摊铺林立,人来熙往。人流中不乏身穿长袍的阿拉伯男人和包着头巾的阿拉拍女人,一派中世纪的繁华市面风貌。1995年,马拉喀什的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9、塔吉,摩洛哥的国菜,第一次品尝就在马拉喀什的老城。
但是,绝对不可忽略的“但是”哦----当地人非常非常厌恶被拍照。入乡随俗,咱也是尊重人家不是吗。没办法,只能拍些背影喽。
10

11

12
对摄影团来说,不能爽爽的拍照是最大的不爽。在卡萨布兰卡,当地孩子还是很乐意配合的,有些年轻小伙还会主动凑上来。但在马拉喀什,只要一举相机,当地人就转过脸去了。这里距离卡萨布兰卡就320公里啊。领队说,再往下走,情况只会更加严重,唯一的办法就是盲拍。领队作了示范:相机背肩上,镜头垂腰间,手掌管方向,手指按快门,咔擦就是一张。
说是容易拍是难,成群结队也是不行的。所以在老城区,基本就是自由行。定好时间定好集合地,各自为战喽!
13

14

15

16

17

25

26

27

28
在迷宫似的大街小巷转悠了近三个小时,真有点乏了。要知道,当天的气温可是31°啊。已经六点了,太阳还很高。我们回到了德吉玛广场(Djemaa
el-Fna),找了个有天台的咖啡吧,每人买了瓶饮料(20迪拉姆),终于坐了下来。
在遥远的中世纪时代,德吉玛广场曾是非洲最大的传统市场。直至今天,它仍是阿拉伯人的主广场。每天午后,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喧嚣热闹一直持续到深夜,所以也被称为不眠广场。
29

33


35

36
37

38、

39、
已经8点多了,向陪伴了我们2个多小时的猫咪告别。
40、马拉喀什人口75万,新城老城一半一半。

41、
入住新城的Ambassadeurs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