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沙漠中的玫瑰

(2016-09-04 15:10:33)
标签:

佩特拉

卡兹尼神殿

厄恩墓室

世界文化遗产

约旦游记

分类: 亚洲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佩特拉(Petr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大约公元前312年,纳巴泰人(Nabataeans)已在此定居。公元前后,是纳巴泰王国的鼎盛时期,她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而她的都城则始终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公元106年,佩特拉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公元三世纪起,红海贸易的兴起代替了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公元七世纪,佩特拉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1812年,瑞士旅行家发现了佩特拉,这座沉寂了千年的古都终于重见天日。1985年,佩特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纳巴泰人的来龙去脉,历史学家至今没有定论。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而在公元106年败于罗马人后,又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尸骨,没有典籍,仅有的一些刻在石崖上的、至今没能破译的图案文字。唯有这座精美绝伦的古城,还在述说着纳巴泰王国长达500年的繁华与宏伟。

       蛇道的尽头豁然开朗,我们与依山雕凿的卡兹尼(Al Khazna)神殿就这么面对面了。神殿俯瞰着我们。是的,它这样俯瞰人类已经有整整两千年了。

1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卡兹尼是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高40多米。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是六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上层是3个石龛,分别雕有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战士。藏宝库的建筑水平远高于佩特拉其他地方,应该是纳巴泰人的鼎盛时期所为。
      关于这座神殿的用途。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宝库;二是纳巴泰国王的陵墓;三是祭祀埃及神话中掌管生育的女神爱瑟斯(Isis)的神殿。在佩特拉再次面世后,当时的当地人认为它是个收藏财富的地点,故有“藏宝库”之名。直至1996年(也有说2004年的),约旦的考古学家发现在神殿的下方有四个墓室,里面有11个人的遗体。考古证实了这是个墓葬,墓主人是国王亚里达四世或其亲属。

2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4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中间石龛的顶部,是一个传说中的“宝瓶”。据说有许多旅游者曾尝试用枪去击中它。其实这是个陪葬骨灰瓮。

5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6、地下墓室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7、广场四周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8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9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0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穿过卡兹尼神殿边上的一段山谷,一个半圆型的古罗马剧场正沐浴在晨光中。剧场不是用石头堆砌的,而是在极其陡峭的山坡上雕凿出来的,可容纳6000人。剧场约建于公元后2到3世纪。剧场后面侧有一片较为开阔的坡地,剧场对面还是石壁。有说这里是古城的建筑,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而在我们看来不是洞窟就是是墓室。但如果都是墓室,这剧场演戏给谁看呢。

11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2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3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4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5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6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7、剧场后侧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8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19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0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1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2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3、剧场对面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4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5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6、爬上了剧场对面的洞穴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佩特拉因其色彩而被称为”沙漠中的玫瑰”。实际上,这里的岩石不只呈红色,还有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如此丰富的色彩,匪夷所思啊。

27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28、这是团友在另一个墓室中拍到的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再向前,又是一个皇家墓冢群,名为厄恩墓室(Urn Tomb)。墓室高18米,居高临下、宏伟壮观。罗马人占领时期,把它改为了法院,下面增建的拱形建筑是司法人员的办公室和监狱。公元446年,这里又改为了东正教堂。

29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0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1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主路还在向前延伸,穿过一片开阔的谷底。有毛驴从路上过来,那是去做游客生意的吧。纳巴特人把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雕刻在岩石上,也留给了后人一条生存之路。我们目送着这父子俩进入古城,那孩子也不时的回望我们。

 32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3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4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35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从早上七点下车进入外蛇道,我们为游览佩特拉古城用了整整5个小时,步行约10公里。佩特拉太令人震撼,高度兴奋中好像没感觉特别累。当然要省点力也是可以的,外蛇道可以骑马,蛇道里可以坐车,古城里可以骑驴,应该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附:佩特拉线路图
【以约之行11】佩特拉古城 <wbr>沙漠中的玫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