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我们前往都则人(Dorze)的村庄。
太阳躲到了云层的后面,但是气温却反而有点热了。埃塞俄比亚是个低纬度国家(北纬6度~9度),四季不明显,只有旱、雨两季之分。每年的2-5月是小雨季,6-9月是大雨季,10月到来年1月是旱季。按说5月份是小雨季,但这两天并没有一丝雨意。埃塞的气温与植被,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进入阿巴亚湖区后,草原树林、碧水青山接踵而至,没有阳光也赏心悦目。
1

2
3、路过一个集市,我们没有停车,只是慢慢的通过。
4、集市边一个学校,孩子们就像在夹道欢迎。
5、埃塞的公交,真牛!

都则人居住在阿巴亚湖边的山上。山坡上林木茂盛,绿荫浓浓。上山的土路又弯又窄,还不时会遇到背着重物的妇女与放羊的小孩。
6
7
8
9
不用半小时,越野就爬了上来。跟着导游走了一段土路,来到了一个竹篱笆围成的院落。几栋茅草屋,一片芭蕉林,这就是都则人的家。
小路上,一些孩子闻风而来。
10
11
12
13
14
都则人的屋子被称为象屋。这些用竹子和芭蕉叶整体编制而成的屋子,据说远看像一头大象。 可是我们到的这家,几栋屋子相距很近,没法远看,只是近前看了一下。屋内,除了一张竹床和一些简单的被褥外再没有什么了。据说象屋的特别是能够搬动的,就像大象会走动一样。
15
16
17
18
19

织机是都则人家的必配。纺线织布是都则人的传统与擅长。一个部落有手艺有特长,就有了立足于社会的能力。这个院落的对面院落,陈列着他们自产纺织的布料。他们不仅有产品,还有营销意识,说明商品经济的概念已经渗透到都则人的生活之中。
20
21
22
因塞特是都则人的传统食物。因塞特取自芭蕉树皮。从芭蕉树皮刮下的纤维,经长时间发酵后可以做饼。发酵时间有说要30天的,也有说要三个月的。饼子在火上烤熟后蘸着蜂蜜吃。想起当天早饭在宾馆尝过埃塞的饼。那是卷成卷的,有点像我们的百叶卷。我们两人分食了一个卷,有点酸,还可以接受。就是这个吗?导游说,差不多。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宾馆的早餐

31、最后的节目是到对面的陈列院子观看都则人的歌舞表演。
32、人虽不多,气氛却很热烈。
33、歌舞表演很快就成了大联欢

来一段都则人的舞蹈吧
附:埃塞俄比亚12天行程图(不含拉里贝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