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尼泊尔之行,总体节奏比较舒缓。在奇特旺与博卡拉,我们都住了两晚。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两晚,游程就轻松自在多了。
博卡拉,原先只是一个乡村小城。小虽小,却是我国西藏与印度贸易通道上的重镇之一。历史上,这里是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骡子队列的集结扎营之处。1970年,公路通到了博卡拉。骡子退出了历史舞台,“驴子”们来到了台前。如今,博卡拉不仅是户外运动者的天堂,也是旅游爱好者的云集之地。
在博卡拉的第二个傍晚,我们来到了老城区。
达希林藏族村(Tashiling)已经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有点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感觉。土特产商店大同小异,倒是另一边的藏毯编织工坊吸引了大家。把门的那位不甚友好,要准备一些零钱才行。编织女工大多很和气,笑容非常动人。
1、达希林藏族村
2
3
4
5
6
7
8、藏族村附近的集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9
10
这附近还有一个收费景点----“戴维瀑布(Devis
Falls)”。当地人称之为“巴德里昌沟”,意思就是地下瀑布。这是流经博卡拉市区的坝日第河转入地下的一段。据说在雨季河水暴涨时,瀑布冲下的声音震耳欲聋。曾有一位名叫戴维的瑞士游客跌落河道而消失在瀑布的地下通道中。瀑布以此命名有警示之意吧,也因此被称为“魔鬼瀑布”。11月份已进入旱季,我们看到的瀑布谈不上壮观,但水流确实湍急。
11
12
13
博卡拉的老街,保留着不少数百年前的建筑物。老街的中间,隔一段就有一座庙宇。这些建筑与庙宇的风格,与加德满都谷地的极为相像。许多用花砖和雕木窗框装饰的房屋现在仍在使用,楼上有住家,底楼是商店。街口,是一个两层高的Bhimsen小庙。庙里供奉的是当地人信奉的商业之神。
古老的街道、传统的市场,世代传承的原始魅力,引人入胜。
14
15、已存在两百多年的Bhimsen小庙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