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在纳米比亚的最后一天。我们前往最后一个景点:戈巴比斯的哈纳斯(Harnas)野生动物保护区,也就是俗称的大猫基地。
大猫是大型猫科动物的统称。非洲无老虎,非洲大猫主要是狮子、花豹与猎豹。其中的花豹与猎豹都已经列入了世界濒危物种中的红色名录。尤其是猎豹,非洲是它们仅有的生存地,全部数量在9000至12000只之间。而纳米比亚大约有2500只,几乎是全世界猎豹总量的1/4。这个成绩的取得,纳米比亚设立了很多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很多的大猫救护基地。这些民间的、非盈利性的组织真是功德无量。而哈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就是这些救护基地中的一个。
从温得和克到戈巴比斯的车程约3个小时。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终于赶在了上午9点半前到达。
1、接待中心的一幕让我们瞠目:疣猪也成宠物啦!
大猫基地么,不能错过的是“喂猫”。没想到喂猫前先要上课,地点么,就在这墓地前。
这是大猫们的墓地。负责人介绍了救护基地的历史、规模、救助以及放归大自然的大猫数量。而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要说大猫们的救助,还是很有讲究的。就说这喂猫吧,不是管够管饱,而是每周有一天是不投食的。这不是为省钱,而是让大猫们保持一点饥饿感,有利于日后的回归。当然,有些大猫只能养老送终,这里就是这些大猫最后的归属处。
这片墓地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伤而是感动。
2
听完课后,我们分坐了几辆车进入大猫救护基地。前面带路的,是负责人与志愿者组成的投放食物的大车。
这里生活着的不只是大猫,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食草动物与小的杂食动物。它们散布在保护区内,不在人工投食之列。进入大门后,我们在车上车下都拍了不少。那些老面孔就不挂了,看看新见识的它们吧。
3
4
5
6、地松鼠(ground squirrel)
7、带状猫鼬(banded mongoose)
8
9、它们的爪子是收不起来的
10、雄赳赳过来的是保护区的特殊待遇者----既有自由又有定粮供应。
11、它就没有自由了,所以有点忧郁哦。
12、狞猫(caracal),可不是家猫哦。
狞猫,中型猫科动物,跳跃能力极强,据说能捕捉到降落或起飞时的飞鸟。狞猫最著名的特征在于其长而浓厚的黑色尖耳朵。狞猫也属于濒危野生动物目录,在野外已经很少能看到了。
13
14、非洲野犬(wild dog)
又是一个濒危物种,而且是列入红色名录的。非洲野犬有熊猫一样的黑眼圈,还有两个圆圆的可爱耳朵。但是它们的吃相实在不够优雅,你抢我夺的。它们还是唯一前肢没有上爪的犬科动物,但却有很强的攻击力,游客不能靠近。我们爬上高高的楼台俯瞰它们争抢食物。整个基地内,只有野犬营地有这样的观赏楼台。
16
下面轮到真正的大猫了。看,这头公狮发怒了。昨天轮到它禁食,这会儿已经饿的受不了了。
17
18
19
来到猎豹营,又是一番景象。根据猎豹攻击力的大小,所以我们乘的车可以开进小猎豹营区,但游客不得下车。在肯尼亚曾经见过猎豹跳上车与游客面对面的情景,所以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看到有车过来,小猎豹们纷纷从草丛中出来了。
20
我们进入的猎豹幼儿园有三十几只小猎豹。为点数,工作人员费了好长时间。终于,一个不缺了、已经爬上投食台的志愿者(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开始分发食物。唯一例外的是负责人,他与动物们相处之随意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21
22
23
24、大豹子有单独的营区
25
最后探访的是花豹营地。在野外,花豹是更难见到的大猫。想起在肯尼亚那次,我们足足等了两个小时,那花豹躲在草丛里就是不上树,尽管那树上还留着半拉羚羊呢。这一次,轻轻松松的就拍到了豹子上树。太轻松了,兴奋也打了点折扣----人啊,就是这么贱。
26
27
28
29
30
31
告别哈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区之际,又看到一头小猎豹被送入园内。祝福你,小豹子!
让我们共同为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点赞!
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