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里是雪乡的中心
从石碑向左,是雪乡最热闹的所在。这里有真正的楼房,但与那个铁轨相比,楼房就是小青年了。双峰林场是1956年建成的。几十年了,从这条铁路运出去的木材老鼻子了。现在转轨喽!铁轨上卧的那车头车厢,白天是景点,晚上就是餐厅。这个转轨还是成功的。
2
3
4
从石碑向右,是一片居住区。这里是我们的最爱。虽然有不少农家已变成了客栈,但房屋的外形基本没变。厚厚的雪就像大大小小的棉被盖在屋顶上、盖在门楼上、盖在柴垛上、盖在大地上。这里的白雪真是雪白雪白的,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果说那些屋顶上、门楼上的积雪有模有样还不算稀罕,那人手可及的柴垛、窗台上的积雪照样有型有款,真正让人欣慰。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15、我们兜兜转转,寻找着雪乡的特产。
16、深深埋入雪中的房屋
17
18、披挂着雪帘(也称为雪舌)的房屋
19
20、顶着雪糕的柴火垛
21
22、挂着冰棍的屋檐
只是找不到最有特色的雪蘑菇。在雪乡,据说还有保存的非常好的雪蘑菇,但那是要收费的。收费就收费吧,但又与什么表演捆绑在一起----门票150大洋。咱没这个时间,也不想花这个钱。凑合着找找有些蘑菇形的东东吧。
23、被雪埋住的蘑菇形的东东
24、一只挂在木桩上的蘑菇

25、这个凑合着就算野蘑菇吧
26、雪乡的雪地上,除了脚印其他什么也没有,高兴。而这一片连脚印也没有,分外高兴。
27、阳光灿烂,仍然异常寒冷,气温在零下20°以下。
28、冰天雪地里,还有人在工作。
29、在工作不只是人,还有它们。
30、狗拉爬犁
31
32、狍子当模特(可别把它当羊)
33、更多的是马拉雪橇
34
35、注意了,一分钟前这里非常平静......
36、突然风起,雪花飞扬,日月无光。
37
38、这是我们告别雪乡前的最后一景。
雪是东北的常客。东北这样大,为何独独这里成为了“中国雪乡”。2009年第二期的《数码摄影》是这样介绍的:雪乡所处的位置在北纬44度,方圆25公里之内有三座大山,海拔都在1680米以上。此处山高林密,独领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冷空气相汇之精华。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气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雪乡的年平均降雪期为7个月,而且雪质极佳,雪大雪白且雪粘。而最早发现这宝贵的冰雪资源的,是沈阳军区滑雪队,也就是现在的八一滑雪队的前身。1977年,八一滑雪场正式搬到了这里,雪乡就这样渐渐为世人所知晓。
爱护雪乡吧,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